[盘活鸟巢市场化焦点事件]鸟巢娘娘庙事件

奥运使命结束,商业生命开始。

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这座耗资5亿美元,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体育场馆正在转型走向市场。

虽然一年的运营费就高达5000万至7000万元,但在开放半年后经营收入约2.1亿元的成绩面前,还是让很多曾抱迟疑态度的人感到惊讶。

营造大型活动   缓解运营压力      在奥运后各种活动纷纷进驻鸟巢,各项盈利已超4亿元,远远超过了奥运前每年盈利1亿元的预期,正常经营维护已不成问题。

据了解,其收入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包括旅游门票、演艺比赛及特许商品经营,其中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7成左右。

重压之下的“鸟巢运营者们在这些热闹的场景中仿佛也感受到了难得的轻松。

看上去,这个收入不错。

但据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有关人士透露的另一个事实是,“鸟巢”整体投资和利息加上运营费用总计36亿元,收回成本要35年,每年至少2亿元才能维持平衡。

以这一数据分析,如果“鸟巢”的门票收入能保持前半年水平,收回成本也许不会成为问题,但现实是,旅游人数直线下降,由最高日客流量8万人,下降为目前的五、六千人。

仅靠门票收入将难以维持“鸟巢”的运转,这或许是“鸟巢”不断推出大型活动的另一种原因。

赛事探路石――意大利超级杯   在北京奥运会举办一年后,“鸟巢”又迎来了一项国际级的体育赛事――国际米兰队和拉齐奥队之间的意大利超级杯赛。

这也是赛事经营团队充分利用“鸟巢”高端品牌的优势,与意大利精品赛事组合成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饕餮盛宴”。

这项赛事不仅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情追捧,门票销售也十分火爆,创纪录地突破7000万元,还不包括数千万的赞助。

有统计称,主办方本次盈利达到2000万元,创造了中国体育类单场最卖座的纪录。

挣钱多少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超级杯,“鸟巢”看到了今后发展和盈利的模式。

超级杯还被看作是最好的奥运会一周年献礼,为此,原定在此时、此地举行的张艺谋导演的《图兰朵》也选择了让路。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康林曾表示:“‘鸟巢’作为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需要通过举办一系列重要的体育赛事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全民健身的需求,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所在。

”业内人士已经开始推测“鸟巢”未来的运营:“‘鸟巢’旅游照样搞,不会停,每年搞一部分面向基层的、一部分公益的、一部分商业高端的赛事

”在此思路下,通过旅游项目保持盈利的同时,用高规格的体育赛事和公益活动维持“鸟巢”的形象,或许将成为未来“鸟巢运营的主导思想,而意大利超级杯正是政府运营鸟巢”新思路的探路石。

聚人气――文化演出   精选一些能够给观众带来震撼效果的文艺演出,使之与“鸟巢”的高品质相匹配,是“鸟巢”已完成的赛后运营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一次又一次高调的市场探索中,“鸟巢”相继举办了《成龙和他的朋友们鸟巢演唱会》、2009《魅力•中国》鸟巢大型音乐会两场大型活动,以及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将重返“鸟巢”执导的大型歌剧《图兰朵》。

据了解,在这些活动中,最低场租费也达到了200万元,现场观众都在4万人以上。

推陈出新――鸟巢冰雪季   没有巨大的舞台,没有闪亮的灯光,今年冬天的“鸟巢”脱去光环,投资5000万变身为北京城内最大的滑雪场,别具匠心地推出了为期两个月的“鸟巢欢乐冰雪季”活动

这次活动场地面积达到5.7万平方米。

鸟巢主场及热身场全部纳入其中,两个场地相互联通,现场活动相辅相成。

充分体现了百姓参与、全民健身的特点,这项活动也有望被打造成为“鸟巢”的冬季品牌项目。

在两个月的活动中,总体投资将超过5000万人民币,其中现金投资2300多万,还包括圣诞摇滚音乐会和跨年夜倒计时晚会。

初步统计每天能吸引2000至5000名游客,这大大缓解鸟巢在冬季的运营压力。

从共担风险到政府接管      “鸟巢”是在北京奥运会中投资最多的奥运场馆项目,也是中国首例实行PPP经营模式的体育馆。

PPP,即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中文译为公私伙伴关系,这是一种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的经营模式。

2003年,中信集团、北京城建集团和美国金州控股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中标鸟巢项目后,获得了“鸟巢”30年经营权。

这段时间内,特许运营方中信联合体对“鸟巢经营自负盈亏;30年后,该联合体要保证把一个设施完好、能够举办国际A级赛事的“鸟巢”无偿移交给政府

可惜,这种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并没能走到最后,2009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信联合体在北京饭店签署 《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体育场运营维护管理协议》。

国家体育场鸟巢”将进行股份制改造:北京市政府持有的58%股份改为股权,主导经营场馆,并承担亏损和盈利;原中信联合体成员共持有42%的股权。

同时,成立国家体育场运营维护协调小组,形成在北京市委、市政府主导下,由国家体育场公司负责运营,北京市各相关部门、属地政府全力配合的新体制。

这也意味着,由中信集团、北京城建和美国金州控股共同组成的中信联合体放弃了自己30年的特许经营权。

由于企业操作大型活动的能力毕竟有限,即使是中信联合体运营,很多活动的操作环节也要通过政府来协调。

许多专家纷纷表示,政府主导运营权后,将更有利于大型活动的操作。

体育馆的赛后经营在全世界都是难题。

长野、悉尼、雅典奥运场馆都成了政府的沉重包袱,而中国曾为举办亚运会而斥资数亿修建的奥体中心,在筹备北京奥运之前,也是一片落寞,由政府赔钱支撑。

当中信联合体最终选择卸下“鸟巢经营包袱时,未来的“鸟巢”也将逐渐向“向公益性回归,而减弱营利性”,不断地在市场化的今天变化着自己的角色,可惜的是体育场的概念也渐渐走向模糊。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