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发纵隔气肿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基于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患者临床治疗情况,且随机的将这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例。

给予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西医常规治疗针对对照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清热化痰平喘治疗,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清热化痰平喘治疗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毕业论文网 /6/view—11627204.htm  关键词:慢性急性加重期、纵隔气肿临床效果   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是内科常见急重症之一,由于起病急,而且病情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极容易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另外,该病缺乏特异性,很难及时的诊断,若患者耽误了最佳的临床治疗时间,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必须重视该病的临床诊断,基于此,本次调查研究立足于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临床治疗效果,期望能够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30例患者,将这3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两组各15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常规治疗,其中男患者9例,女患者6例,他们的年龄为(38—79)岁,平均年龄为(62.4±4.7)岁;观察组患者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清热化痰平喘治疗,其中男患者8例,女患者7例,他们的年龄为(40—82)岁,平均年龄为(64.5±5.3)岁。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患者进行吸氧、解痉、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

针对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胸穿抽气治疗,并且引流时间要控制在4—35d。

并且在患者的体内注射50%的葡萄糖。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清热化痰平喘治疗

选取冬瓜仁、苡仁、苇茎各30g、黄岑、炙麻黄各10g、北杏仁15g、甘草5g,再加上适量的桑白皮、石膏、鱼腥草、浙贝、胆南星、白芥子、苏子等进行煎煮,患者每天服用1剂,且早晚各服150ml,并且要坚持2个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

1.3疗效判定   将这30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无效三个等级,痊愈:患者的肺部哮喘等疾病完全消失,咳、喘等临床症状也完全消失,患者的日常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显效:肺部疾病缓解,咳、喘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无效:患者的病情无任何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均采用%表示,用X2检验。

2、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详见表1。

表1、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是内科常见急重症之一,临床诊治经验证明:该病起病急,而且病情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极容易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咳、喘、痰等使其主要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因此,该病很难及时的诊断且容易被误诊、漏诊,若患者耽误了最佳的临床治疗时间,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我国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对其重视起来。

对于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临床治疗,一般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即:对患者进行吸氧、解痉、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治疗,主要是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

但是由于西医常规治疗效果不彻底,容易导致复发,因此,在此基础上,本次调查研究增加了清热化痰平喘治疗,利用中药,冬瓜仁、苡仁、苇茎各30g、黄岑、炙麻黄各10g、北杏仁15g、甘草5g等从根本上治疗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疾病,期望能够获取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0.00%),这充分的证明了清热化痰平喘法的有效性、现实性、可靠性。

综上所述,清热化痰平喘治疗慢性急性加重并发纵隔气肿,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娜,王颖.机械通气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纵隔气肿的1例报道及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5,(4):378—379.   [2]石根萍.NIPPV治疗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2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2):93.   [3]罗高德.自发性胃破裂并纵隔气肿1例[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7):665—665.   [4]冯全胜.重危哮喘的肺保护策略[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11):907—910.   [5]邢西迁,王晋,杨志坚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纵隔气肿一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11):859—86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