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目标客户住在哪里:居住地细分方式

你的目标客户住在哪里——居住细分方式。

通过本文,我们将介绍一个新的细分变量——居住地,并以这种细分方式来细分中国市场,对中国市场有一个更好地了解,也给商家一个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消费群体的迅速膨胀,“居住地”在客户细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无论是在中国、欧洲还是美国,当消费者口袋里的钱多起来之后,选择到哪里去居住就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表明自己身份和价值的手段。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就像品牌一样,能将地位和身份赋予它的居民们。如纽约的曼哈顿(Manhattan)、伦敦的汉普斯特(Hampstead)、巴黎的“左岸”(LeftBank)或是悉尼的南部市郊,以及北京的建国门、上海的华山路、广州的天河北路都可以找到。

根据以上现象,创立了“地域人口统计细分系统”(geo—demographicsegmentationsystem),希望能够更加有效地划分客户群。该系统根据消费者居住地的类型,并结合“人口统计”细分系统,将消费者划入不同的居住类型。由于划分标准琐碎而复杂,类似于铺设地面用的马赛克瓷砖,因此将划分出的居住类型成为“马塞克族群”(MOSAICGroup)。

商家可以借助“地域人口统计细分系统”来改善他们的营销资源投放,从而一个更少的成本占有更多的市场,并且改进同现有客户的沟通效果,还可以在设计和开拓新业务上使用。

下面根据由北京、广州和上海市政府提供的统计数字(包括17349个由居委会或村委会构成的行政区域),将中国划分为34种居住区域,并将这些区域归为10个组群。详见下面的“中国的34个马塞克组群”(编者注:在参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数据的来源和该细分的适用性)。

中国的34个马塞克组群

国之精英。

1.金融干部:受过高等教育的行政人员,绝大部分人在政府部门或大公司工作,22%以上从事金融业。50%以上属新移民。良好的经济状况容许他们购买较好的住房,通常基础设施较好,有热水供应。

2.外地贵族: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30%以上是专业技术人员。50%以上属新移民。有良好的生活方式。70%拥有商品房或公房,空间很大,基础设施良好,分布于整个城市。

3.科研专家:有多年长的科学家,30%以上工作在科研领域。通常居住在位于国家或当地科研机关和研究中心,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比较好的住房中,75%已经从单位购买公房

4.高档社区:受过高等教育,服务于众多领域,以医疗卫生为首,通常有较体面的头衔或职称。50%以上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常规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90%以上居住在空间较大、设施较好的住房内,50%以上住房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5.文教学者:大多数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受过非常高的教育,50%以上拥有大学学历,超过其他任何一组,为学院机构工作的教授式研究员。居住在离大学较近的自己购买的住房中。

中产阶段。

6.年长福足:40岁以上者居多,多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公务员或公共服务专业人员。是经济改革初期所建公房的主要购买者,698%的人拥有公房。80%居住在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住房中。

7.安享晚年:60岁以上退休人士居多,占20%,是“中产阶级”组群中受教育程度和职位最好的。通常居住在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二居室中。

8.小康之家:社会中层,从事各种白领或文员工作,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60%的人购买工作单位的公房,分布于整个城区。

老区风貌。

9.中级干部:中等级别的中老年公务员。高密度居住于市中心,但较“小康之家”稍微远离市中心,66%租住公房

10.旧城旧巢:教育水平参差,没有工作的人相对多一些。通常是无孩子的中老年夫妇。高密度居住于城区内历史文化中心,商铺众多。90%的住房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无基本设施,面积较小,一居室较多。

长者旧房。

11.简单生活:高于平均水平的教育程度,老年人口最多(65岁以上),居住在老城区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房屋内,多数住房比较陈旧,有非常简单的基础设施,一居室二居室多。

12.落地生根:大多是年长者,14%的人年龄大于65岁。居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建造的一居室二居室中。

13.众口基层:人口年龄偏大,常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多属工人阶级。租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一居室中,主要在老城区。

14.中年势弱:40岁以上教育程度较低,10%失业,20%购买了一居室住房,27%居住自建的房屋中。

新区中年。

15.丰衣足食:40岁以上教育程度较高,多是专业人士或商务人员。有较高收入,从单位或商品市场购房,二居室居多,交通方便。这些住房多聚集于城区内,并迅速向郊区扩张。

16.追求生活:40岁以上,平均教育水平,资历较浅。有些购买了经济适用房,面积较大,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远离城区。

新区青年。

17.未来精英:20—30多岁年轻人居多,多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或专业人员。从单位或商品市场购房,面积较小,人均住房面积17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发的小区中。

18.绰绰有余:平均教育水平,多居住二居室三居室内,27%可负担购买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比较宽敞的住房

19.政府雇员:主要包括年轻的家庭,成人年龄由25—39岁,平均教育水平,13%为公务员。较多妇女为家庭主妇。居住在自购或单位购买的三居室内,集中于郊区甚至乡村。

20.白手起家:与“政府雇员”同是年轻家庭组群,50%为新移民,平均教育水平。75%拥有商品房。居住在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二居室三居室内,分布在郊区或市中心。

外地民工。

21.个体劳工:20—29岁的农村移民,大多数出身于农业家庭。低于平均教育水平,从事辛苦的体力劳动。多居住在自己建造或租金低的住房内,分布在郊区或乡村。

22.年轻劳工:定居于城市的时间少于6个月的年轻家庭,20—34岁。60%是新移民,低于平均教育水平,居住在环境恶劣、空间小、设施粗劣的商品房,分布在城区或郊区。

23.渐趋安定:定居于城市的时间超过6个月的年轻移民群,生活环境明显比“年轻劳工”好。有些已在新的环境中找到白领工作。仍然居住在环境恶劣、空间小、设施粗劣的商品房及商住两用楼内。

转型农村。

24.劳动农耕:主要为蓝领工人或小生意人。居住在传统的一居室内。

25.少数民族:主要为低学历的少数民族,拥有大家庭及家庭主妇。约2/3出身于农业家庭,并以务农为主。75%居住自建住房内,一般多为四居室

26.社会熔炉:约30%为少数民族,30%为农民,居住在设施粗劣的自建住房内,分布在乡村。

27.优化农企:低于平均教育水平,80%出身于农业家庭,但只有18%仍以务农为生,其他则在制造业、农工联合企业或旅游业工作。75%居住自建的四居室内。他们可把自己拥有的土地卖给附近工厂。

28.保守大户:低于平均教育水平,90%出身于农业家庭,大部分仍以务农为生。在当地已居住了好几代,孩子平均年龄为10—14岁。75%居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建的四居室内。

传统农村。

29.传统旧乡:户主年龄在45岁以上。多数从未上学或初小阶段已辍学。他们是农民,他们的孩子移居到市中心或别处。居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建的四居室内,主要以木头生火。

30.遗弃农村:成年人移居市中心后余下的老年人及小孩。50%以上从未上学或仅小学程度。居住在宽敞的自建住房内,主要以木头生火。

31.年轻农户:接近25%年龄在14岁以下,比起其他住在乡村的人,他们有更多机会上学。在农业家庭长大,居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自建三居室内。

32.农舍新晋:超过25%年龄在14岁以下,许多人能够上学。在农业家庭长大,居住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三居室内,没有自来水并用木生火。

青年社群。

33.大学校园:多是大学生,18—24岁。居住在大学宿舍或者邻近大学的地方。1/3不是本地人。

34.求学年华:正值学龄的青少年群。他们从更穷及遥远的地方来到大城市中,寻找工作机会。租住在小的商品房或商住两用楼内。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