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X东路站区间施工监测

地铁东路站区间施工监测

1) 监测思路。

根据招标初步设计要求,结合施工环境和工况情况,本工程的监测由工程安全监测和周围环境监测两部分组成,其主要目的是掌握隧道及周围环境在隧道施工期间的变形,及时反馈给设计和施工,确保本工程及邻近构筑物的安全。

对于区间来说施工监测的重点是: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和洞内周边收敛。

拱顶下沉和洞内周边收敛采用目前最新的无接触量测技术,即在要测量的断面布置测点,用无接触量测技术测量拱顶下沉和洞内周边收敛,无接触量测技术系统主要由全站仪和配套分析软件组成。

监测项目 监测目的 仪器设备。

工程安全监测

地质状况和。

支护状况观察开挖面的稳定状态、拱部有无剥落、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开挖后有无涌水、流泥等现象,格栅和喷射砼的初期支护有无开裂或压浆现象。现场观测及地质描述。

水平收敛掌握岩体变形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预测预报围岩稳定性,选择合理的支护时机并判断支护效果,优化设计喷锚支护参数,反分析岩体应力场及力学参数全站仪(配相应的分析软件。

拱顶下沉

钢拱架应力了解钢架的受力情况,优化支护参数钢筋计。

频率接收仪。

渗水压力监测水压力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作为施工防水控制的依据渗压计。

频率计。

环境监测地表沉降预测邻近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反映隧道的状态精密水准仪。

铟钢尺。

邻近房屋沉降及倾斜观察各部分的沉降,预测其发展趋势。

防止发生危及建筑物使用的沉降或差异沉降精密水准仪。

铟钢尺。

临近管线变位了解施工期间周围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

按照初步设计图,本工程监测项目见下表。

2) 监测项目。

最主要的项目是地面沉降、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钢支撑应力。其它监测项目视实际情况而定。

3) 监测点布置。

此处所描述的测点布置是比较全面的,具体实施时在满足工程施工的前提下,主要选重点监测项目进行测点布设。

(1) 隧道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位移)。

沿隧道纵向每20m布置一个量测断面,每个断面设5个测点,用全站仪加配套的分析软件构成的无接触量测系统对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进行量测

(2) 隧道初期支护格栅钢架应力。

在地质条件变化地段以及竖井施工通道与隧道联结处,断面设置格栅钢架应力监测点,测点布置在与地表下沉测点相同断面。每个断面设置16个压力盒,分别布置在格栅拱架的顶部、边墙及仰拱的内外层钢筋上,当喷射砼终凝后即可测取初始读数,见下图。

(3) 地表沉降观测。

地表沉降测点沿区间走向每30m设一监测断面,每断面5个测点,按断面总宽60m在隧道中心线左右平均布置。

(4) 地表建筑、地下构筑物与管线的变化观测。

区间沿线大型建筑物较少,因此本项监测的重点放在联络线节点段,有关测量方法将在某东路站的施工监测中详细叙述。

4) 监测周期及频率

根据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各监测项目的监测周期、监测频率见下表。

具体实施时,针对现场的施工步骤,尤其在开挖期间,根据开挖段区分重点监测区和非重点监测区,重点监测区按上述原则确定监测频率,视围护体的变形情况可加密监测频率,关键部位随施工进行跟踪监测,非重点监测区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

序号 监测内容 监测周期 监测频率

1隧道拱顶下沉、净空收敛、底部隆起从测点埋设完毕至衬砌稳定距开挖面<2B时,1次/天;距开挖面<5B时,1次/2天;距开挖面>5B时,1次/周。B为隧道宽度。

2格栅钢支撑的压力从测点埋设完毕至衬砌稳定1次/天。

3地表沉降观测施工开始至竣工隧道区外10m内,1次/天;10~20m内1次/天;20~30m内2次/3天;30m以外,2次/周。

4周边管线变形的监测

5周围建筑物变形的监测

6其它目测项目施工开始至竣工止由施工进程确定。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