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农产品贸易开发与农业资源国际化配置效益

论文关键词:中日农产品贸易农产品贸易开发农业资源国际化配置   论文摘要:中日农产品贸易发展,促进了贸易生产开发相结合的新机制的形成。

这一新机制的形成,使贸易双方传统意义上的贸易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贸易双方为了确保贸易产品的品质及安全等,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积极展开了生产领域里的合作,进行了贸易产品生产资源的国际化配置,使贸易双方的农业资源效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今后中日农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中日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农业的比较利益下降,务农者减少,农业出现了萎缩,国内农产品自给率逐年降低,农产品供给出现了不足的局面。

日本政府为解决国内农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从80年代后期开始,放宽了对外国农产品进口的限制。

在此背景下,日本商社为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增加对国外资金、技术的投入,用以开发生产进口适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

日本把这一农产品贸易形式,称之为农产品的“开发输入”。

中国的农产品供给状况与日本大不相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相对剩余。

中国政府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出了扩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的农业发展战略。

中国的这一农业发展战略恰恰迎合了日本农产品开发输入”,并且,中国农业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有力地吸引了日本商社从中国开发进口农产品

从90年代初开始,日本从中国进口农产品逐年增加,日本贸易统计资料显示,1990年总金额是28.8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73.9亿美元,10年间增加了2.6倍。

特别是生鲜蔬菜进口增长十分迅速,由1992年的2.9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36.3万吨,8年间增加了12.5倍。

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也在增加,特别是种子出口,从1997年的58吨增加到2000年的207吨,3年间增加了3倍多。

日本在中国的农产品开发输入”,不仅促进了中日农产品贸易量的快速增加,而且,对中国的农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我们过去的研究证明,日本在中国的蔬菜开发输入”,对中国的农业技术进步、生产效益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开发农业资源配置效益       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产品贸易形式是出口国将农产品出售给进口国,贸易双方是单纯的商品交换关系,并不涉及生产领域里的合作。

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日本从中国的农产品(主要是蔬菜)开发进口,则是双方为了贸易展开了生产领域里的合作,形成了贸易开发生产一体化的贸易新形式。

这种贸易形式主要有3个基本特征:日方商社以订单形式向中方企业订购产品,日方提供生产订购产品的生产资料及生产技术;整个生产过程按照日方的技术指导进行,产品质量标准必须完全符合日方要求;所生产的合格产品全部由日方商社进口日本

日本在中国开发进口农产品主要有:肉食加工品、面食加工品、蔬菜(包括蔬菜加工品)等。

其中,蔬菜开发进口量约占从中国进口蔬菜总量的70%。

蔬菜开发进口中,日本大葱是鲜为人知的产品,2001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3.7万吨大葱中有90%以上属于在中国开发生产日本大葱品种。

在传统的贸易理论中,无论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还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都是从分析一国资源优势与生产要素配置人手,阐述国际贸易发展的动因。

而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贸易双方形成了贸易生产开发有机结合的跨国经济体系。

在此情况下,仅仅考察一国的资源优势与生产要素配置,显然已经不能正确解释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因,中日间的农产品贸易开发亦是如此。

为此,我们用中、日生产日本大葱的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实际,考察中、日生产日本大葱的资源配置效益,揭示中日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动因。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