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思考

【摘要】 构建内部控制框架对中小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非常重要,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应以内部控制制度为概念进行界定。本文根据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 问题 , 分析 其控制目标及原则,以便进行内部控制框架构建。   【关键词】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      中小企业对于 经济 的 发展 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 工业 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总量的60%、57%和40%都分别来自中小企业。随着近几年国有企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但是,一些中小企业效益差、因为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而导致财务、生产管理混乱的情况也凸现出来,因此,以保护中小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和 会计 信息真实、促使贯彻经营方针和提高经营效率、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健康运行为目标的内部控制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内部控制是一种最优化、最简捷、最理性的作业方式或作业标准,也是一种授权体系和责任体系,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 理论 总结 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内部控制中小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的基本起点,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一、适合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概念界定      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界定,是 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最初的内部控制实际就是会计控制。正如1912年R.H.蒙哥利马在《审计——理论与实践》中指出的:内部控制是指一个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制度。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控制的 内容 逐渐丰富。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首次定义内部控制并于50年代末将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1988年,美国AICPA提出内部控制结构,即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要素;1992年,COSO报告提出内部控制成分概念,将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我国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1.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观点主要是从划分注册会计审计责任的角度提出的,即将企业内部控制分为两部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注册会计师只负责审查内部会计控制,包括与财产安全和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的授权批准、职务分离、实物保护和内部审计,并提出相关的审计意见。此观点实际是引用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1958年《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中内部控制的“二分法”。2.内部控制结构较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有两点显著变化:一是将内部控制称为内部控制结构;二是指出内部控制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此观点套用了AICPA的内部控制定义。3.内部控制成分观点实际是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内部控制观点,即将企业内部控制界定为要素性的。 目前 ,我国学者普遍认同COSO报告的五大要素是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要件。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从实践上与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财政部陆续颁布的内部控制规范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会计领域,尚不健全。因此,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构建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现有的成熟模式,而应在关注企业外围环境、文化理念、经营特点的基础上先抓关键点,再循序渐进。依照目前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现状看,笔者认为,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概念界定为内部控制制度概念更加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即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指与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直接有关的控制;而内部管理控制是与经营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内部控制内容不断丰富,但会计控制始终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部分,也是管理控制的基础。只有管理控制会计控制二者互动结合,才能最终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毕业论文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关系: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构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会计控制是管理控制的基础,管理控制会计控制的支持层次。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及原则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特点如下:   1.企业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观念差。中小企业往往由少数人创建,产权主体单一,所有权、发展权统一,决策和发展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管理者往往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不愿意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前者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的发展足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后者则是受利益动机驱使。企业负责人在任用员工尤其是财会人员时任人唯亲,以便为自己牟取利益带来方便,管理者不愿意对自己进行控制,其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是对下不对上。   2.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发展规模不大,组织简单,员工人数少,工作无法细分是中小企业的特点,加之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非国有私营企业,以业主为核心的垂直管理使这些中小企业大都不重视会计制度建设。诸如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或根本没有,或有一部分但不认真执行。

论文代写   3.内部控制 方法 不规范。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大型企业能够实行内部控制,而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人力、财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内部控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小企业没有实行两权分离,不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同时,中小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管理偏向于事必躬亲,使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制设计和内部控制方法运用上不规范,从而导致内部控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同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加入WTO最初几年的过渡期即将过去,中小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小企业如果不转变观念,走合法发展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相结合的道路,就无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这不仅是国家为保证财务报告真实性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及原则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目标,包括兴利与防弊,其中兴利是基础,防弊是兴利的重要保证。具体可以包括以下三个目标:一是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二是促使贯彻企业的发展方针,提高发展效率;三是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   中小企业一般业务单一、个体规模小、机制灵活、业务流程较简单,家族式的家长制现象普遍,任人唯亲,直接集权控制多于分权。因此,中小企业不能完全按照大企业的方法和要求来设计内部控制,而应遵循其特有的原则和方法:   1.从企业实际出发原则(灵活性原则)。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泛,各有特点,因此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照搬其他企业的做法,应根据本企业的业务、规模特点灵活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控制制度。   2.新成本效益观原则。即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使其产生的效益高于付出的成本,而且必须从长远效益来考虑。只有遵照此原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才有巨大的原动力。   3.重要性原则。即对那些关系企业成败,如 影响 盈亏、成本的重要事项要严格控制,对那些次要的事项则根据企业的能力或简单控制或不控制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