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效益分析

【摘 要】 为更好地说明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通航后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一期工程概况,分析沿线港口货运量、通航组织形式、通航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河段货运量得到增长,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通航条件也得到改善,大型船舶的运营水平也在提高;在船舶大型化、中转次数减少、船舶候潮时间减少、货物时间价值节约等方面体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地推动长江沿线城市化发展,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提升环境效益。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 深水航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长江   0 引 言   长江南京以下河段位于长江三角洲,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国际门户。

长江江苏段货运量占整个长江干线的63%,港口货物吞吐量占70%,万吨级以上泊位数约占80%,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龙头区段,对沿江港口群和产业带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长江航道建设,如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中首次将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的建设作为重点。

2014年7月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以下?称一期工程)全面建成,进入试运行阶段。

一期工程的建成使南通港、苏州港直接面向远洋,对长江航运及流域货物运输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为支撑和带动江苏省沿江地区经济开发创造更加良好的通航条件,充分发挥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集聚和辐射作用;对提升长江干线通航能力、发展和壮大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意义。

1 工程概况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自下而上、先通后畅”的原则分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范围为长江太仓至南通河段约56 km航道,主要对通州沙、白茆沙水道实施航道治理,结合疏浚措施,实现12.5 m深水航道从太仓荡茜闸上延至南通天生港港区的建设目标。

工程建成后,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实载吃水≤11.5 m)全潮,5万吨级散货船、油船乘潮双向通航,以及10万吨级及以上海船减载乘潮通航的要求。

2 航道通航状态   2.1 货运量超预期   一期工程的建设为两岸的南通港、苏州港生产和大型船舶的接卸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增强了港口的海港效应。

2014年,工程河段内南通港沿江港区、苏州港常熟港区、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1.50亿t、0.81亿t和0.07,分别较2013年同比增长3.2%、11.8%和4.6%。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的支持保障下,各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均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一期工程航道试运行期间,南通港沿江港区、苏州港常熟港区、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1.55亿t、0.83亿t和0.08亿t,较工程交工前12个月(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分别同比增长2.5%、8.9%和21.4%。

12.5 m深水航道建成运行对保障和促进两岸港口生产具有明显效果。

一期工程项目研究阶段预测,2015年、2020年和2030年工程河段海运量分别为6.0亿t、7.6亿t和9.6亿t。

[1] 2014年12.5 m深水航道开通试运行后,7?D12月工程河段12.5 m深水航道完成海运量3.58亿t,较2013年同比增长1.2%;工程河段全年完成海运量近7.2亿t,不仅超过2015年预测海运量,而且已经接近2020年预测海运量。

2.2 通航船舶数量增长明显   太仓港区万方国际码头2014年3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进出港达224艘次,占1万吨级以上船舶进出港总量的60%,3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进出港艘次数同比工程前的2013年增长23.7%;2015年1?D6月3万吨级、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进出港分别为100艘次、33艘次,较2014年分别同比增长12%、94%。

船舶结构上看,2015年1?D6月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进出港艘次数占1万吨级以上船舶进出港艘次数总量的15%,较2014年同期增加7个百分点。

苏州港常熟港区2014年5万吨级及以上国际航线船舶数量较2013年同比增长21%,增速比2013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2015年1?D6月,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进出港达272艘次,较2014年同比增长20%。

船舶结构上看,2015年上半年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进出港艘次数占1万吨级以上船舶进出港艘次数总量的36%,比2014年同期增加6个百分点。

南通港2014年3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进出港艘次数同比2013年增长7.7%,增速比2013年增加1.4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1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进出港艘次数较2014年同比略有下降,但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进出港达艘次,较2014年同比增长4%。

船舶结构上看,2015年上半年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进出港艘次数占1万吨级以上船舶进出港艘次数总量的44%,比2014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

[2]   自一期工程航道试运行以来,工程河段的太仓港区、常熟港区和南通港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到港数量均较工程前有较大增长,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深水航道对港口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

2.3 通航方式优化明显   工程建设前,10.5 m深水航道通航代表船型为2.5万吨级海船,采用乘潮方式可通航5万吨级海船(需减载乘潮通航)。

工程建设后,12.5 m水深贯通,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实载吃水≤11.5 m)全潮通航,5万吨级散货船、油船乘潮双向通航,并且兼顾10万吨级及以上海船减载乘潮通航

一期工程试运行后,5万吨级集装箱船(营运吃水11.5 m)从长江口可全潮通航南通港;其他5万吨级海船在满载情况下,从长江口一次乘潮通过一期工程河段至南通港的保证率达到40%以上;7万吨级集装箱船(按营运吃水)从长江口一次乘潮通过一期工程河段至南通港的保证率也可达到75%。

经统计,一期工程试运行期间,进出工程河段两岸港口的3万~5万吨级海船数量达到艘次,相较于工程前,这部分海船不仅可提升实载率,而且还可从长江口一次乘潮满载通航抵达工程河段内的目的港,船舶航行方式得到明显优化。

另外,自一期工程试运行以来,航道沿线港口到港的10万吨级及以上船舶数量也明显增长,10万吨级及以上海船在维持工程前二次乘潮通航方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一期工程河段,其??载率显著增加。

一期工程河段南通港实际运行为例,载质量17万t的“海进江”散货船原本受限于10.5 m航道,只能实际载货7.7万t(需要减载10万t)进江,一期工程建成后在不改变原本航行习惯情况下,其实载货量可达到9.2万t,实载量增加1.5。

这不仅大幅提升船舶运输效率,而且有效降低货物的物流成本。

一期工程12.5 m深水航道的开通,不仅可改善沿线港口到港的5万吨级及以上进江海船的通航方式,还可在大幅增加船舶实载量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乘潮船舶候潮时间,航道通航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 直接经济效益   3.1 航道增深后船舶大型化带来船舶运输费用的节约   航道浚深后,可通航船型增大,船舶的单位运输成本将会相应下降。

根据对本航段货运量构成和流量流向的分析,工程范围内船舶大型化的效益主要体现在运输煤炭、铁矿石、纸浆等货类上。

主要受益的航线及货类构成如下:   (1)来自国内秦皇岛、黄骅等北方沿海港口的海进江煤炭,以及来自澳大利亚、印尼、俄罗斯等地的外贸进口煤炭;   (2)来自宁波舟山港等沿海港口二程中转的铁矿石及外贸进口铁矿石;   (3)来自巴西、智利、乌拉圭等南美洲国家的外贸进口纸浆;   (4)来自美洲等地的外贸进口粮食及北方粮食;   (5)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外贸进口原木;   (6)需要大型船舶运输的钢铁、水泥等件杂货。

参考实际营运中大型船舶所占的比重以及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2020年、2030年船舶大型化效益测算结果分别为万元、万元。

3.2 减少中转而产生的运输费用的节约   减少中转所产生的运输费用的节约主要体现在外贸进口铁矿石、外贸进口煤炭等干散货运输及中远洋集装箱运输方面。

原先需要在长江口外中转的国际航线干散货船和中远洋集装箱船可以通过亏载、减载直达完成运输,从而节约了在港中转费用和部分二程运输费用。

经测算,2020年、2030年节约运输费用分别为万元、万元。

3.3 船舶候潮时间减少而产生的费用节约   在一期工程建成之前,部分3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需要候潮进港。

工程建成之后,船舶的候潮时间将得到很大的节省;同时,在完成同样运量的情况下,船舶年航行艘次数将会下降,直接为船舶带来停泊费用的节约

经测算,2020年、2030年节约费用分别为万元、万元。

3.4 货物时间价值的节约   货物时间价值的确定是基于货物价值来测算的。

本文主要考虑运输煤炭、铁矿石等干散货船及集装箱船因减少中转及候潮时间所带来的货物时间价值的节约

参考目前煤炭、铁矿石元/t,集装箱16.5万元/TEU的市场价格来测算货物时间价值,2020年、2030年节约费用分别为778万元、万元。

3.5 国民经济评价   一期工程的建成将在2020年、2030年为国民经济分别带来万元和万元的效益。

根据以上测算的国民经济效益,结合工程费用支出数据,得到本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7.93%,经济净现值为万元,效益费用比为2.20。

4 社会效益   4.1 推动江苏沿江和中上游地区城市化的发展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相关文件,长江三角洲地区要打造“以上海为龙头,南京和杭州为两翼的世界级城市群”。

江苏沿江地区要在进一步完善南京、苏州、无锡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增强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等重要城市的实力,形成沿江城镇集聚带。

一期工程的实施,将使工程范围内的航道水深得到显著提高,使江苏沿江的太仓、常熟、张家港和南通的水运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不仅有利于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聚集,产业的聚集又诱发沿江城镇群的形成,从而为沿江地区产业布局优化、现代服务业密集带和基础产业发展带的形成,以及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

4.2 促进区域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   参考江苏省2008年工程建设期航道投资拉动的就业系数(0.094个就业岗位/万元,即航道投资每增加10.64万元可增加1个就业岗位)测算,一期工程将间接产生就业岗位4.86万个,如按3年计算,则平均每年新增1.6万个就业岗位。

此外,工程实施后将带来诱发运量:一方面将促使港航运输业的就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还将通过诱发运量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带来相关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加。

4.3 改善长江通航环境,降低航行事故率   工程的实施还将改善安全航行的条件,减少因水浅阻航、碍航事件的发生,航行事故率将大大降低。

4.4 促进船舶节能减排,提升环境效益   一期工程对航运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是促进运输船舶的大型化和船舶实载率的提高,从而产生了单位货物船舶燃油的节约

根据对货物流量流向、运输组织和承运船型的分析,一期工程带来的燃油节约主要体现在煤炭、铁矿石运输方面。

2020年和2030年可分别节约船舶燃油为14.1万t和17.8万t,相应地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分别约42.2万t和53.3万t。

由单位船舶燃油污染物排放量的分析结果看,在上述燃油节约的基础上,一期工程还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约33.3万t。

由此可见,一期工程的实施,能有效节约燃油消耗,并减少污染物排放,在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交通方面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经济综合分析报告[R].北京: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2012.   [2]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航道整治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R].上海: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