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检查要与时俱进

执法检查与时俱进

开展执法检查人大的一个常态工作,是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近些年来,各级人大执法检查多以城镇建设、企业发展、教育卫生、农资市场等为执法检查的主题内容,对一些现阶段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执法难度大的、难以罚众的内容,涉及偏少、监督无力,甚至存在死角与盲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大组织机制在执法检查方面的作用力和法治社会进步的积极效果。因此,检查内容与时俱进,是提高人大执法检查覆盖面,增强人大监督效果,推进人大执法检查工作向多层面、广角度深入开展的创新课题。  

那么,怎样推进新形势下的人大执法检查工作呢?  

一、顺应形势 拓宽执法检查的视野  

适应发展形势需要,是拓宽执法检查的必然前提。“药不对方用船装,对症下药一口汤”,脱离了现实需要,执法检查就会陷入苍白无力、走形变味的被动境地。  

实事求是地说,近些年来的人大检查工作,多般是城市建设、项目推进、企业发展、教育卫生等“老黄历”内容的“轮回重翻”,而对人民信访、水电价格、路桥建设、河道管理等涉及群众十分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却疏于检查,表面的跟风、应付和走秀,导致了检查内容的严重缺失。相对县区以上人大执法检查内容而言,乡镇人大执法检查内容就更窄了,除了土地管理、教育卫生、农资市场检查的“老黄历”之外,就没什么新内容、新拓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执法检查的直接处置权、执行权都在政府和职能部门人大再较真也难于避免间接性、局限性,导致自身轻视自身执法检查作用力。因而,谁还会自找麻烦去触碰如信访、环保、低保等方面的难办事,必就照例翻“黄历”、“念旧经”了。  

改变人大消极执法检查的局面,首先必须“转变思路、更新观念”,强化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的责任性、使命性,围绕新形势,拓展新视野,树起人大权力机构执法检查的权威性。其次必须“打破常规,突破俗套”,开拓人大执法检查的新领域,“延伸水平面,彰显权威性”,提升人大执法检查作用力。  

二、以民为本,推进执法检查覆盖  

提升民生福祉,是推进执法检查有效覆盖的根本导向。偏离了这个立足点,执法检查难以改变“跑偏缺失、效率打折”的固状格局。  

就现实情况看,近几年来,社会性损民、坑民事件层出不穷,非法圈地建别墅、强制拆迁、萝卜公考、招聘,水电气涨价过场听证,城建路断桥塌楼倒,企业污染偷排,企业主拖欠农民工工资,已“新闻变旧闻”,食品保健更泛滥成灾,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猪肉、水银刀鱼、魔术牛肉、染色馒头、过期面包、流磺辣椒、化学豆芽、激素芹菜、毒胶囊、地沟油,还有媒体铺天盖地、夸之为灵丹妙药的保健品,使得“潜规则”锐变为“明规则”,乱象环生。然而,各级人执法检查的触角,始终未能进入这些诚信危机的盲点、死角,尤其是乡镇人大对近些问题的检查缺失更甚。如此,有效覆盖难以谈起。  

推进人大执法检查的有效覆盖,一是必须强化“增强推进、综合组织”增强政府和各个职能部门、站所的主观能动性、常规性,“紧扣新问题,推陈新举措”,敦促职能部门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实现“乱象有人管、质量有人查、违法人有抓”,使“巡查、巡逻、处置”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必须强化“综合检查、重点监查”,增强执法检查的针对性、互动性,实行“人大牵头组织、多个部门参加”的例行规范,构建“合纵连横”的新机制,以循次渐进,实现有效覆盖。  

三、围绕和谐提升执法检查层次  

创建和谐社会,是人大执法检查的终极目的。“没有目的的检查,就是应付性检查”,举措就难以出新,内涵就难以深化执法检查也就会止步在浅层次。  

结合执法检查的普遍现状,人大作为权力机构、组织者必须针对“执法检查路子老、亡羊补牢马后跑”、“重过程、轻结果”等一些实际问题,创新举措,深化层次,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指导思想要进一步明确,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行动的保证。不能就检查检查,把指导思想统一列为经济社会保驾护航、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从政治上认识执法检查的重要性。二是检查层次要进一步深化,既重过程更重结果,对受检对象的职能管理部门实行跟踪监督,尤其是问题存在的部门查后整改措施的落实、整改情况的报告,要强化及时性,以查促效,以查促规范。三是检查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实施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部门、站所评议与检查整改落实相结合,年终考评与检查效果相结合。通过三个结合,实现思路突破,举措到新,层次深化,和谐提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