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由化·金融风险·金融管制

摘要:当前,自由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金融全球化需要建立各国政策的协调机制,需要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而这种约束机制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自由化的发展速度,这是造成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推进金融自由化,应当认识这一现实状况,仍需要保有必要的金融管制,以维护本国的基本金融安全。

当今,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世界潮流,不仅是发展家金融发展的,发达国家更是充当着这种潮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金融自由化有助于金融效率和资本效益的提高。然而,近20年来,在各国纷纷取消金融管制,促进金融对外开放过程中,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却有增无减。

一、金融自由化不能消除必要的金融管制

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使其在进行任何形式的金融改革时都必须优先考虑金融安全,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具有客观性,无法消灭。微观主体总是基于对相关变量趋势的判断而作出决策,一旦变量的变化结果与决策者的判断相悖,就可能发生损失。在严格的条件限制下,如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进行理性决策.市场机制高效率等等,当事人会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风险偏好,在“风险与收益对称”原则的支配下进行决策,即使发生损失,但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个别风险事件不会扩散为危及整个的金融动荡。然而,在现实中,如此严格的假设很难成立,个别风险所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超过自身可承受的能力,金融机构间相互交织的债权债务,以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人们普遍具有的从众心理所产生的“羊群效应”,可能使微观领域的风险最终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金融自由化过程是一个逐步消除金融管制,而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调节金融交易的过程。但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难以达到最优的。为了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之内,为了保护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的利益,也为了及时化解风险,防止局部危机扩散形成系统危机,按照一定的法规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成为一种必要,我们称其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政府干预微观经济的一种行为。而金融管制则是在某些方面取代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自由化过程一方面是使金融交易更多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完成,另一方面则通过动态地调整和完善金融管制度,以确保金融交易有效率地平稳地进行。

金融自由化是一个对内消除管制,对外实行金融开放过程。但是,在金融开放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以及金融监管的“真空”地带,使得与维护金融安全有关的变量处于不可控的状态。在目前的国际金融体制下,随着一国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更多的风险因素来自外部。近年来,几次重大的国际金融动荡均与来自外部的冲击有关。因此,为了维护基本的金融安全,需要保有必要的金融管制

二、服务贸易自由化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金融服务贸易化也就是对外开放金融服务的过程。一方面,放宽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条件,另一方面,逐步对外国金融机构实行国民待遇。可以预见,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必然带来更为广泛的竞争。对于发展中国家来洪,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内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增大,市场份额缩小在所难免。

随着金融服务的开放,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金融业竞争的加剧使金融机构破产的可能性加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国外的经验,建立某种机制,以阻止单个金融机构危机的扩散。但这种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以一定的手段限制过于激烈的竞争,以保护国内相对脆弱的金融机构,以维护金融的稳定。从拉美国家的经验来看,可以对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方式作出限制,以利于避免金融体系因倒闭事件而出现大的震动。

2.由于境内的外资金融机构多数是跨国金融机构,任何一个分支部门的风险都可能危及整体。这就要求监管部门除了要获取境内的分支机构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之外,还要设法获取其海外母行及其他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而要实现这一点,难度是很大的。

3、随着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使得资本管制的难度加大。跨国银行的总部与海外分支机构间的资金调拨,将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入,难以有效管制资本帐户。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