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及其历史意义

摘 要。

1933年7月,《申报月刊》就“中国现代化问题”向社会名家征文,进行专题讨论,以期唤起人们对现代化问题的关注。应征者各抒己见,对当时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困难与障碍、先决条件等问题展开讨论,其中论者对法治与工业化、人与现代化的关系、农业发展在现代化中作用的认识与主张,对当前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 历史意义

Abstract In July 1933, "Shenbao Monthly" collected articles 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from famous social scholars and conducted special discussions in order to arouse people"s attention to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candidates expressed their opinions and discussed the difficulties, obstacles and preconditions for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t that time. Among them, the commentators understood and advoc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 of law and industrialization, people and modernization, and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modernization, which is still enlightening to the curren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 Shenbao Monthly; Chinese modernization;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创刊于1872年的民间报纸——《申报》,在创办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以普通民众为阅读对象,渗入寻常百姓家,影响广泛。1932年,《申报》创刊六十周年,《申报》馆出版多种刊物以表纪念,其中有丁文江主编的《申报地图》、俞颂华主编的《申报月刊》。而《申报月刊》以“严肃的综合性刊物的面貌出现,顺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空间,所以受到了欢迎”[1]73,很快成为刊物中的佼佼者,负着指导国民的重任,可以代表大部分的思想界[2]322。1933年7月,《申报月刊》创刊周年纪念,发行纪念特大号,专题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申报月刊》编辑部为何要讨论这一问题讨论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意义?本文拟梳理相关文献,以期对此问题给出答案。

一、《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的原因。

“‘中国现代化’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毋宁说它是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盖中国自于前清道光年间经过了鸦片战争的挫败,全国上下即感受到西方势力进侵的重大刺激。那时就有人认为从此开了中国三千余年来的一大变局,不能不急急巩固国防,发展交通以图补救。于是讲究洋务,设制造局、造轮船、修铁路、兴办电报、提倡格致……凡此种种,都是昔人促使中国现代化’的工作和努力。”[3]1民国时期,虽然政体从帝皇的专制改到总统制再改到委员制,而这些表面的变化并没有真正使中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虽然新思潮的介绍和新式物质科学的输入已经有了许多年的历史,而这些外来的影响并没有使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社会。目前的中国被认为停留在半封建的、前期资本主义的和半殖民地化的阶段[4]10。《申报月刊》编辑为何要在此时邀集学者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

首先,关注现代化中国融入世界路径选择的需要。经过产业革命的国家,生产工具和方法都“现代化”了,他们的社会组织和以前纯粹农业手工业时代的情形也大不相同了。虽然他们的社会组织缺陷很多,可是他们生产的“现代化”却是一种进步的伟绩,谁也不能否认。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成为中国人进行现代化的选择。但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各国带来深重灾难。与此相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却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即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这一鲜明的现代化成果对比,使得中国知识界重新思考中国的出路问题。走资本主义现代化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道选择题。正如论者所言,“说到中国现代化,在二三十年前,其意义不消说就是资本主义化,但是在这资本主义制度已生破绽,濒于没落的今日,则无疑的是指那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而言”[5]4。

其次,编者试图倡议以现代化来摆脱中国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给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损失。为弥补损失,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不平等条约,把危机转嫁给中国。加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执政,国内军阀不断混战,广大农村土地兼并剧烈,以及各种捐税与天灾,造成中国农村经济大破产。在中国经济遭到破坏之时,日本又发动九一八事变,迅即占领东北;尔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热河、察哈尔、长城沿线,不断制造事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如何应对考验,摆脱危机,是中国有志之士极力探求之问题焦点。

最后,《申报月刊》办刊宗旨促使编辑关注中国现代化问题。世界现代化发展状况及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促使这个以“介绍学术文艺,以俾文化的增進”“提倡生产”[6]202为己任的刊物发起这次现代化问题讨论,借助该刊创刊纪念,唤起人们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思考。“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不特无以‘足兵’,抑且无以‘足食’。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现在我们特地提出这近几十年尚无切实有效方法去应付的问题,做一回公开的讨论,目的即是在以各家对此问题的意见为乐石,刺激并救治一大部分人向来漠视中国经济危机的麻木心理。”[3]1“在此破碎不全之中国,内忧外患相迫而来,救死不暇,尚何有现代化可言?吾知贵社命题之意不在于现代化之如何实现,而在于唤醒民众注意‘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究是什么’。”[7]7。

对于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个社会阶层的主题。如何挽救中国、走向国强民富之路,成为中国社会最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为纪念《申报》创刊六十周年而创立的《申报月刊》,在其刊行一周年纪念特大号上,特别刊出《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号》,重点围绕经济问题,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开展了一场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交流探讨。

二、《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的内容。

业已实现现代化社会,其经验表明,最好把现代化看作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种过程[8]4。北平社会调查所主任陶孟如认为“现代化乃是一个程序,它包含着许多的事业的推行与进展”[9]3,张养民则认为,今日的人和物真比以前的好,那就是现代化了。而狭义的现代化即是工业化。“所以在国难正殷的今日,提倡生产,不仅是我们,并且是国人个个应负的责任”[6]203。为集中讨论,《申报月刊》编辑约稿时即限定了讨论范围,要求应征者就生产现代化进行讨论。此次讨论共征得专论和短论二十六篇,作者也多为社会名人。

根据编辑要求,应征者主要就经济现代化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比如认为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军阀等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就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政权,消灭军阀势力。现代化的困难是资金来源问题,认为现代化可以借助外国资本但一定要维护国家主权等。

正因为现代化是一个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过程,而且,中国现代化绝不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这次讨论中一些未被研究者注意到的观点和主张,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启发意义

1.工业化与法制的关系。法律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和维持某种特定的社会秩序。民国建立后,各种法律法规建立起来,数量较多,种类比较齐全,内容也比较详尽,但是现代化探索阶段,法制体系本身的缺陷及其贯彻执行的不力,法律的力量受到诸多限制。故此,张素民认为“工业化之前提在厉行法治”[10]44。他还强调,“这里所谓法,不限于国家之法律,而且包括一切团体之章程”。因为,“法令章程无效,工业化就要立刻失败。法治者,即有执行法律章程之第三者,干预任何交易行为也。不过在法治国家,执行法律章程的第三者,更要守法。假如第三者如警察或法庭,或受上峰势力的高压,或受金钱贿赂的诱惑,而不惜枉法,则法律章程就从此破坏,不会再有效了。中国各种企业和其他一切事业之失败,其根本原因,恐怕是在执法者不守法”[10]44。现代化历史表明,健全的法制是现代化发展的有力保障,讨论者20世纪30年代提出法制对工业化意义,对人治社会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人与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经验表明,人是现代化的推动者,也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时人已经认识到“无论什么现代化,人才确实是最要紧”[11]38,“中国现代化的困难,我以为在精神方面是缺乏人才,……这里所说的人才是指一般的,而且包括人的智识、才能、技术、德行等等”[11]37。现代化要实现,“物质的设备虽然是不可少的,但此外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人去用它”。

论者不仅强调人在现代化中的作用,而且直陈政府及教育界人士的观念与素质对现代化的影响。“政府当局的人,有的人思想陈旧至于诵经念佛,有的道德堕落至于贪赃枉法,大多数的人则彼此徇情顾面子,明知道那些人对于国家社会有损无益而不肯摒弃他们。还有一部分贤明之士,总不肯疏远那些饭桶人才的亲戚,必定把他们摆在极重要的地位。有此种种原因,所以政治不能上轨道”[12]2,他们对现代化的限制与阻碍作用就是自然结果了。

政府人员素质影响现代化,教育界人士的观念和素质亦是如此。“有的把学校比农村,只要教员学生都有饭吃,就是办教育,用不得什么图书仪器的设备、高楼大厦的建筑。有的以为文法等科无补实用,最好一律停办,专开扩充物质方面的教育,前者的弊病流于空疏,后者的弊病流于呆板。他们都不知道把精神文明建筑在物质文明之上,所以办学几十年没有几个人能替国家担任重任”[12]2。故论者直接指出,中国现代化的障碍“在教育方面,一为造就之人才不合社会上之需要,现时社会所需要者为各种专门人才。一般工作,不患乏人担任。而现学校所造就者,大都只能担任普通工作,殊为缺憾。二为不能供给适合国情之教材。欲求我国之现代化,于外邦之先进国家之状况,固应注意,尤须留意本国之环境。现时我国学校所灌输者,多为外邦之学理与事实,入社会办事后,遂觉格格不入矣。三为民众教育之不发达,教育不普及,则人民对于生产之知识及技能,茫然不能了解”[13]59—60。

3.对农业的重视。中国历来以农立国,重农抑商,对农业极其重视,但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方面,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一直占主导地位。这种传统农业不仅因自身生产率和经济收益的低下而不能为工业化提供大量的资本积累、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原材料和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更不能在整个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成为现代化的包袱和障碍。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经济现代化实现时间较早、程度较高的西欧、北美和日本各国,其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同时并进、互相促进,即是明证。

民国时期,提高中国的生产,尽可能地扩大中国生产力,已经成为国人一般的要求了。中国怎样现代化,即是等于怎么样发展中國的生产力。从基本的经济结构上看,中国现代化首先需要经济的改建。经济改建的主要途径是“要使中国彻底的工业化,但绝不能抛弃或牺牲农业意义上去实行,而是应当在改进和发展我们所立足的农业意义上去实行的”[4]10。有论者即提出,要农业现代化,换言之就是工业化、科学化、组织化与集团化[14]74。编者的论题是谈经济现代化,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大国,提出农业现代化,而且明确提出要通过工业化、科学化、组织化和集团化来解决中国农业的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不能不谓之认识先进、意见中肯。

三、《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意义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