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姜黄素与大黄素联用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姜黄素与大黄素联用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姜黄素、姜黄素与大黄素联用(简称姜大联用)进行治疗,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SOD、MDA和Hyp水平,取肝组织固定,HE、VG胶原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α—平滑肌(α—SMA)在肝脏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姜大联用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TNF—α,HA,LN,PCIII含量,降低肝组织MDA、Hyp含量,升高SOD水平。病理组织观察表明,姜黄素、姜大联用能减轻肝细胞坏死,抑制纤维组织增生,改善肝组织结构,抑制α—SMA在肝内的表达。结论姜黄素、姜大联用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关键词】 姜黄素 大黄素纤维化

姜黄素、大黄素分别是温郁金、姜黄和虎杖的所含成分之一。姜黄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能抗氧化、抗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而大黄素亦有上述作用。初步研究表明,姜黄素、大黄素能预防肝纤维的形成,以郁金、虎杖为主组成的复方虎金颗粒[1]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为阐明中药复方产生效用的物质基础,我们探讨了姜黄素、姜黄素与大黄素联用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1 材料。

1.1 动物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00±20)g,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普通大鼠饲料喂养。

1.2 药物姜黄素(Curcumin)、大黄素(Emodin),均购自陕西旭煌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经HPLC检测纯度达90%以上,使用前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混悬液。水飞蓟素(Silymarin,利加隆140胶囊),德国马博士大药厂生产,临用时用蒸馏水配成2.4mg/ml的供试品液。

1.3 试剂DMN购自日本株式会社,使用前用生理盐水配成0.5%溶液备用。HA,LN,PCIII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TNF—α测试盒由北方生物试剂研究所提供;SOD,MDA,Hyp,考马斯亮蓝蛋白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甲醛、苏木素、伊红、酸性品红、戊二醛等。

1.4 仪器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N—695B型放免γ测量仪,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厂。UV—754型分光光度计,BX50显微镜,Olympus 公司,2035石蜡切片机,德国Walldorf 公司;E 990数码摄像机,Nikon公司。

2 方法。

2.1 分组、造模及给药随机取SD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其它大鼠进行造模。将1 ml DMN原液溶于200 ml生理盐水中,配制0.5%DMN溶液,避光保存,2周内使用。参照文献[2]给药,每只大鼠给予0.5%DMN(2 ml/kg)腹腔注射,第1周前3 d连续给2/3药量,后4 d不给药,第2周开始前3 d连续给全药量,后4天不给药,持续4周。正常对照组则给予相同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造模结束后,将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水飞蓟素组、姜黄素高、低剂量组和姜大联用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胃蒸馏水,水飞蓟素组用药量分别为人临床剂量的5倍,即0.024 g/kg,姜黄素给药剂量为100 mg/kg和200 mg/kg,姜大联用剂量分别为50,10和100,20 mg/kg。灌胃1次/d,每周灌6 d。治疗4周后,实验结束。眼眶采血,分离血清,留取肝左叶固定。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①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包括:饮食变化、行为及毛发改变等;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TP,ALB,A/G;③放免法检测HA,LN,PCIII,TNF—α含量;④肝组织标本HE和VG胶原染色,光镜观察;⑤α—SMA免疫组化染色:常规SABC法染色,DAB显色。

2.3 肝胶原增生程度、肝纤维化分级采用Ishak法[3]0级:无肝纤维化;1级:纤维组织向部分汇管区扩大,伴有小纤维间隔;2级:纤维组织向大部分汇管区扩大,并伴有小纤维间隔;3级:纤维组织向汇管区扩大,并伴汇管区与汇管区桥接;4级:纤维组织向汇管区延伸,并有明显的汇管区与汇管区、汇管区与中央小叶区桥接;5级:纤维形成明显的汇管区与汇管区、汇管区与中央小叶区桥接,间或有假小叶形成;6级:肝内布满小圆形假小叶,假小叶内有粗大增生的胶原纤维(肝硬化)。

2.4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用q 检验,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

3 结果。

3.1 姜黄素、姜大联用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正常对照组大鼠生长状态良好,体重增加显著,皮毛光滑,二便如常;大鼠注射DMN后,活动少,精神萎靡,喜睡少动,体重不增加甚至较前下降,尿黄,有腹泻,大鼠发生腹水产生率达70%。经姜黄素、姜大联用治疗后大鼠一般状态明显好于模型组,腹水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3.2 姜黄素、姜大联用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TP,ALB,A/G的影响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经DMN造模后,大鼠血清中ALT、AST的含量升高,TP,ALB,A/G的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经姜黄素、姜大联用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中ALT及AST的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TP、ALB、A/G均有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3.3 姜黄素、姜大联用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CIII,HA及LN,TNF—α含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2。

表1 姜黄素、姜大联用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TP,ALB及A/G的影响(略)。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ΔP0.05,ΔΔP0.01;n=8。

表2 姜黄素、姜大联用大鼠血清PCIII,HA,LN,TNF—α含量的影响(略)。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ΔP0.05,ΔΔP0.01;n=8   从表2可以看出,使用DMN造模后,各组大鼠血清中HA,LN,PCIII,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姜黄素、姜大联用治疗后,大鼠血清中HA,LN,PCIII,TNF—α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

3.4 姜黄素、姜大联用大鼠肝组织SOD,MDA,Hyp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 姜黄素、姜大联用大鼠肝组织SOD,MDA,Hyp含量的影响(略)。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ΔP0.05,ΔΔP0.01;n=8   从表3看出,DMN造模后,各组大鼠肝组织中MDA及Hyp的含量明显升高,SOD的含量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经姜黄素、姜大联用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组织中MDA、Hyp的含量降低明显,SOD含量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 0.0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