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及处理术中脑膨出处理经验] 术后脑膨出

由于科学进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交通工具中机动车普及,重症脑外伤、脑出血增多;而术中恶性脑膨出是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术中常见较难处理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其膨胀速度惊人,难以控制,以往用过渡换气、控制血压、应用脱水药仍不能控制,常切除脑组织方能关颅,预后较差,所以重在预防。

正确的开颅方法能有效解除或减轻脑膨出,介绍如下:首先判断其能否发生很重要,神经外科医师对每一位开颅手术病人都应警惕术中脑膨出可能,做到有备无患。

具体操作:一.首先在CT片上观察出血及病变部位,1.病变越靠近颅底发生脑膨出可能越大(原因可能于颅内静脉受压回流受影响有关),2.脑组织弥漫性肿胀:CT片表现为灰白质分界不清,3.脑池减小甚至消失:侧裂池、侧脑室及其他脑池及脑沟减小甚至消失,尤其颅底环池、鞍上池消失时更预示病人濒危,应尽早手术,开颅时发生脑膨出可能性更大。

二.根据临床表现判断有可能术中脑膨出:1.术前瞳孔散大尤其双侧均较大者,脑膨出可能更大。

2.同时合并呼吸系统疾患:如脑出血病人舌后坠、脑外伤病人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等导致病人呼吸不畅、血氧偏低,C2O潴留,术中脑膨出可能性更大。

处理经验:1.术中开颅骨窗尽量足够大,可达12*12cm2。

2.骨窗尽量靠近颅底,一般需到达颧弓处。

3.弃骨瓣后,见硬膜张力高,有时甚至硬膜张力过高硬如坚石,此时脑血流已减少甚至消失,若全部剪开硬膜,脑血流剧增,静脉回流不及,脑膨出将无法控制,正确方法是不要急于全部剪开硬膜,只剪开病变硬膜(尤其颅底病变),余下硬膜不予剪开剪开病变硬膜后,往往病变脑组织溢出,连同血肿病变脑组织一同清除,并予止血,清除病变后,颅压降低,脑血流缓慢增加,病变压迫静脉回流障碍被解除,硬膜张力下降,脑搏动恢复,此时再剪开其余硬膜,不会发生脑膨出

脑内血肿手术同此,发现脑肿胀明显、硬膜张力过高,可先于血肿中心处穿刺硬膜抽吸血肿剪开硬膜2—3cm先清除血肿剪开其余硬膜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