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松树与牡丹】松树牡丹

因材施教:“松树”与“牡丹”。

“有教无类。”这是25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教育孔子所提出的。孔子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必须要了解自己弟子,也就是被教育不同的性格、才能、志趣、特长等,并根据这些不同,采取不同教育教学方式。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就是最早的“因材施教”。

现代著名教育陶行知先生也是“因材施教”的积极拥护者,早在1919年他所撰写发表的《教学合一》一文中就曾提到:“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一来先生收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是陶行知先生第一次与“因材施教”联系起来。而在他的著作《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先生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需要因材施教松树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在这里,陶行知先生以“松树牡丹”为例,形象生动地阐明了如果不“因材施教”所会带来的问题,还肯定了“因材施教”的价值。

无论是最早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概念的孔子,还是一生践行“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陶行知先生,他们对因材施教的理解都是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在实际教育实践中,很明显可以发现学生的个人能力是有差异的。不同学生不同的个人能力,就如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松树”与“牡丹”一样。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育方式、评价标准和教育观念,让教育始终贴合学生的实际。

一.改变教育方式。

现在的教育基本上还是成绩决定一切,对于教师而言,也就主要看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考试、作业、考试……最终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成绩。可是这样机械式的“学习”,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智力不等于成绩,一味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就首先要明确每个学生的一般能力的侧重点在哪一方面。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能力,再进行相应的指导。

语言、操作、思维等能力并不是几次作业,几张试卷能够培养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教育方式。在新课改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的学习,要求教师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这也意味着我们已经认识到对于不同学生应该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引导他们遵循自己能力的侧重点进行发展,而不是束缚他们,“改变”他们,成为课堂、教师、成绩的奴隶。

二.改变评价标准。

说到状元,我们中国人总是喜欢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在学习上成为状元,虽然踏入教育界时间不长,但是也知道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状元,班里有一个孩子,学习并不优异,但是在与人交往方面,没有人能及得上他。他可以独自一人乘火车千里迢迢回四川老家,虽然在学习上表现不理想,但是在交往交际方面,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状元”。因此,在这个学期的家长会中,我和他父母交流时,肯定了这个孩子的“优秀”,他们也看到了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信,他的未来还有另外的精彩。

但社会上对于类似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西方国家在这一点上“走”得比我们快。以美国的哈佛大学为例,它的入学考试有75个分值指标,其中文化知识考试只占1分,其它是研究能力、艺术技能等多项指标。这就意味着,哈佛大学录取的不是一个分数,而是一个完整的人,看重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一个学生某项特长很突出,哈佛校方就派专家组进行评定以判定其才能,只要通过评定即可进入哈佛深造。陶行知先生也曾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笑声中有爱迪生。”虽然改变对学生评价标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只是希望,在未来,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有一条自己的成功之路,而我们,不要做这条路上的绊脚石。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