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乘数影响因素分析

[提要] 货币乘数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重要依据,是国家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部分。

2003年以来,央行加大了准备金率调整频率,尤其是2010年以后,央行频繁地调动法定准备金率,几乎把其看作是调整经济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本文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月度数据,对货币乘数进行计算。

描述我国近两年来货币乘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的变化。

最后对我国频繁地调整准备金率进行探讨。

毕业论文网 /2/view—12011501.htm   关键词:货币乘数;影响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12日    一、引言    货币乘数亦称为基础货币扩张倍数,反映了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体现了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

货币乘数客观上是商业银行系统和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的一个综合反映,也是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杠杆形式。

以前基于货币乘数基础模型,对于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央行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

近几年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电子货币的使用率和普及率逐渐地提高,给传统的货币理论带来了冲击。

目前,大多的观点认为电子货币的流通对于货币乘数具有扩大的影响,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和不稳定性。

二、货币乘数的理论基础    在货币乘数模型中,货币乘数为m=M/B;因此,首先需要明确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的定义,才能对货币乘数作出准确的计量。

根据现行的金融统计口径,我国货币供给量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狭义货币=流通中现金+单位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M1+准货币(即: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k=M/MB其中,k为货币乘数,M为货币供给量(包括广义和狭义),MB为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M0、法定准备金RR、超额准备金ER和库存现金K,用公式可表示为:MB=M0+RR+ER+K    货币乘数公式为:       其中,k为现金漏损率,rt为法定准备金率,re为超额准备金率,t为库存现金率。

由此公式可见,货币乘数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因素影响

三、数据处理与描述    用eviews可以做出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的月度货币供给及基础货币的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从图1中可看出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M2、M1、MB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中M2增幅较大,增长较为明显。

从2012年1月的855,898.89增长到2014年1月的1,123,521.21,增幅超过30%。

而且在增长过程中波动较小。

而M1和MB增幅相对较小。

其中,M1仅从2012年的270,010.40增长到2014年1月的314,900.55增幅不到20%。

基础货币,MB则仅仅是由2012年1月的237,391.70增长到2014年1月的287,732.11,增幅也只有20%。

而且,这二者的增长过程中,波动十分明显,并不是以一个稳定的形式增长。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存款性公司和其他存款性公司月度数据,选取出M1、M2、MB、M0、D及准备金R(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库存现金K,根据所选取数据,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狭义货币乘数K1、广义货币乘数K2。

图2显示了2012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的货币乘数变化趋势。

图中,K1为狭义的货币乘数,K2则是广义的货币乘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特征:(1)在选取的时间段内,我国的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均是整体并不十分稳定,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是波动值很小。

K1与K2的趋势保持着一定的同步性。

但K2的变化规律性相对K1更为明显;(2)从图中的趋势可以明显看到K2到年末时候有些微下降,而后年中又有上升趋势,K1在这一特点上表现的并不是十分明显,并且13年的K2值整体要大于12年的值。

前人在研究我国的货币乘数时,得出一条结论是我国历年的货币乘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上述的数据趋势也大致显示出来了这种变化规律。

用spss对K1、K2进行描述性分析,可看出K1均值为1.2216468899,中位数为1.2256988600,最小值1.09442271,最大值为1.26387963,偏度为—1.9280,数据分布形态左偏,峰度为4.3240,总体数据分布较为陡峭,为尖顶峰。

四、货币乘数影响因素分析    在货币乘数的分析中,首先是要明确k=M/B这一基础公式,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乘除运算。

它表示了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的相互影响的变化关系,而其中的影响因素又是复杂多变的。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除去以上传统的货币乘数理论中的影响因素之外,也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并且这些因素越来越为明显,甚至未来有一天能够超过传统因素对于货币乘数的直接影响

(一)央行的影响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作为货币政策的实施者,央行对货币乘数影响显得尤为明显。

而央行对货币乘数影响主要集中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存贷利率上。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理论界是大家公认的对货币乘数最明显的影响因素,也是被大家提及最多的一个影响因素

货币乘数理论中,由前面所提到的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发现通常的理解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或上升引起了货币乘数的上升或者是下降,从而导致了货币存量的变化。

2、存贷利率。

存款商业银行主要的货币来源,而贷款则是商业银行进行货币创造的一种手段,而这种货币创造则是依赖于存款而实现的。

在目前,我国的利率并未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中央银行仍然对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拥有调控能力。

因此,央行可以通过调控存贷利差从而影响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即影响货币乘数

(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影响    1、商业银行影响

如我们前文说,货币乘数也受到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经济行为的影响

商业银行间的同业往来的存在,使得某些银行的盈余资金得到了更好的流通,提高了货币流通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另一方面,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发展的市场化。

商业银行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的融入,银行的可贷资金就增加,增加货币供给,提高货币乘数

或者商业银行以其他手段进行资金融出的时候,也会引起货币结构的变化,更进一步地促进了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了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

2、公众经济行为的影响

社会存款货币乘数也有着不小的影响

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

(三)其他方面的影响    1、电子货币影响

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电子货币和网上支付也越为流行。

这对货币乘数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电子货币的发展使得个人,企业间的许多交易实现了无现金的结算和支付,现金需求量大大减小,许多流通中的现金以活期存款的形式进入银行,增加了银行的存款总额,从而使得现金漏损率减小,使货币乘数变大;另一方面,由于电子货币的使用,无现金化的结算支付,使得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性金融机构减少了应付提现的准备金

同时超额的准备金会被银行更多地投放到收益率更大的其他市场上,从而使超额准备率下降,货币乘数增加。

2、汇率及国外利率的影响

传统货币乘数研究中货币的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局限在某一个经济体内或者是某一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际化十分开放的今天,国内的货币市场经常会受到来自国外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的影响

当国际利率大于国内的利率的时候,一些金融机构会将存款现金投向国际市场,从而减少国内市场流通中的通货从而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增大国内的货币乘数

余额类及余额宝类似的货币基金的发展也能够影响货币乘数

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可以预见货币乘数影响因素会变得越来越为复杂,而传统的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对货币乘数的直接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而金融市场的新兴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化。

未来对于货币乘数的调整央行的直接调整准备金率的效果肯定会越来越不明显,而市场化的手段将会成为主导。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亮,刘瑞娜.电子货币使用,货币乘数货币政策有效性[J].货币政策,2012.6.   [2]周光友.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   [3]周丽萍.货币乘数还存在吗[J].国际金融研究,2011.1.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