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更“闪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发挥好每篇文章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需要语文教师精心设计,通过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博取各家所长,让语文课堂更“闪亮”。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设计 有效性 闪亮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无疑会促进学习效果,“闪亮”的语文课堂教学因其冲击力能导致学生心灵的震撼或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语文课堂教学闪亮,我们要巧用、善用各类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使语文教学更有效。

一、课堂教学设计应使教学过程更闪亮

1.课堂闪亮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对整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而充满悬念的开头,又会引领学生走进心灵的更深处,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有效教学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上《远离白色粉末,永绽如花生命》这节课时,笔者以一个视频播放优美花朵绽放的过程,画面非常优美,又配以轻音乐,整个意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发出“啧啧”赞叹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灵动和绚丽,为整个课堂的成功、高效奠定了基础。

2.“闪亮”的问题设计文章主题自然浮现。设置有效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达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且重要的手段。有效、高效的问题应该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文积淀,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潜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社会、自然、人生对话,走出文本,获得智慧,走向幸福成长。

设计《台阶》这一课教学时,笔者开始设计了3个问题:为什么要造台阶?造台阶的过程如何?台阶造成后,父亲有什么变化?设计后总觉得整个内容似乎浮在表面,难以突破重点。于是,通过网络,寻找关于解读《台阶》的文章。其中缪建琴的《解读〈台阶〉的一把钥匙》一文,让笔者茅塞顿开。于是重新修改教学方案,设计了一个情景对话——请学生设计一段对话并模拟表演:父亲坐在新屋台阶上,心中想象村人和自己会有怎样的一番对白?。

这个环节一下子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把课堂气氛一下子推向高潮。通过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探讨分析,自然地解答了“父亲”为什么会在新屋落成后会有如此变化:新屋落成了,可自己的地位并未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未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父亲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于是父亲彻底老了——从身体到精神。

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学生文章的解读更加深刻,对人物的把握更加准确,文章的重点自然突破。

3.“闪亮”的情景设计震撼学生的心灵。在许多优秀的文章中,作者会细心描述感人情景,让我们心灵为之震撼。我们需要把这类文章的这种震撼传递给学生,让震撼人心的内容引起学生心灵的共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斑羚飞渡》一课中,“斑羚飞渡”这一情节是文章的高潮,怎样形象地表达出斑羚飞渡的壮观场面?单凭传统教法,斑羚怎样飞渡的情景在学生脑海里依然较模糊。笔者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请一位老师帮忙制作三维动画,形象地呈现了斑羚飞渡的壮观场面,学生顿时完全震撼了,而且在的每一声“咩”的复杂情感的叫声中,学生的心被揪动,每一只老羚羊的坠落,都会让学生们不自觉地发出“哇”的感叹声,声音中充满了痛心和惋惜,更是感动。这个环节深化了主题,感化了学生,引导学生超越文本,为教学的成功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在《献给母亲的歌》这节活动课上,笔者通过一组“爱”的画面,如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弓着背保护自己婴儿、最美民警喂奶场面等等,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选择其中一幅,为画面拟一个标题,并写一段旁白。深情的画面深深感染了学生,极大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学生的许多作品非常精彩,也让笔者感动不已。如题目《跪着的爱》、《爱的深度》等等,优美的语句如:“轻轻的吻,深深的爱,难以承受母爱之重,我只能更爱我自己,让您放心,让您欣慰。”在轻柔悦耳的音乐中,学生们放飞自己的想象力,成功地展示自我,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4.“闪亮”的教学总结引导学生遐想。语文教学中很多文章能令人无限遐想,虽读完文章,让人意犹未尽、无法释手。体现文章意境需要我们深刻体会,巧妙设计。也是在教学斑羚飞渡》时,笔者课堂教学的最后,把老斑羚和小斑羚结对飞渡伤心崖的那一段文字,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分角色朗读,再配上《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那份悲凉与凄美,久久萦绕在心,使学生沉浸其中,令人无法释怀。

二、让语文教学闪亮

1.风尚——让教学设计闪亮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在每个环节深思熟虑,而“闪亮”的教学设计更需要我们为之倾心。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老师也要时刻把握时代脉搏,把风尚的内容引进课堂,让新鲜、亲切的风尚内容,能引起学生强烈反响。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笔者设计了一堂《爱让我们更坚强》的写作课,通过一幅幅令人揪心而感人的画面,配上时而沉重时而激昂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其中,结果学生写作时情感暴发,许多学生甚至含着泪水抒写自己的情感。

2.继承——让经典更加闪亮。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语文教学同样也涌现出大量大师级人物,他们的许多经典教学设计至今依旧能够散发馨香,如钱梦龙、李镇西、魏书生、于漪等名家,留下丰富的经典教学设计,我们不需要什么都讲创新,同样需要拿来主义,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这些名家经典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符合自己学生实际的教学案例,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在经典的基础上站得更高。

3.尊重——闪亮教学的保证。尊重每位学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保证,并且,我们要让尊重“从”心做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曾在网上观看一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课,依稀记得她的课上得很大气,只用3个问题就涵盖全篇。课堂上的一句话让笔者刻骨铭心:“请让我们跟上某某同学的思路”,当请学生回答问题时,这位老师适时插入的一句话,看似无心,却让笔者感动不已。在这句话中,笔者读懂了这位老师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而尊重的背后是平等、是关注、是爱护,也是鼓励和肯定。这一份尊重,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育家李镇西也曾说过:“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之心。”因为爱学生,所以备加呵护,乃至每一个细节。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2]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

[3]王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2).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