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分析了路堤填筑压实路基防护软土路基施工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与保护、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高速公路不断涌现,由于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困难 ,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影响施工质量因素较多,只有严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科学施工管理体系,大力推广新材料、新工艺 ,新技术才会创造优质工程。

1路堤填筑压实   路基填料的土工性质及压实程度是影响公路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1)路基填料。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定采用加州承载比值表征路基土强度 ,对高速公路上路床、下路床及填土的强度给出相应规定值。

如果达不到规定最小强度时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添加石灰等稳定材料进行处理 ,路基填土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分层检验。

路堤填筑前做好控制性试验 ,包括最佳填筑厚度、最佳碾压次数等 ,铺筑下一层前压实度检测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压实时用平地机进行整平 ,每侧填土宽度超出路堤设计宽度 50cm,保证削坡后路基边坡有足够压实度,路基边坡应平整密实,植草边坡应平整而粗糙 ,路基边坡符合设计图要求。

(2).路基压实

路基压实采用 18t 以上振动压路机 ,并配备 18t~21t 光轮、胶轮压路机,整平后先用震动压路机进行初压,然后采用光轮压路机进行复压,最终用光轮压路机终压,规范规定高速公路路基压实度大于 94%,对路堤基底压实度打于 93%,零填及挖方路段Ocm~30cm、30cm~80cm 深度均要求路基压实度大于 96%。

2 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1).地面排水

地面排水设施主要是边沟,截水沟,急流槽,以及地表排水管。

高速公路排水沟要求铺砌防护采用浆砌片石加固,水泥混凝士预制板块应用比较广泛。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降水 ,减少水进入路面基层 ,降低由于水损坏导致的基层出现坑槽等病害。

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士预制块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集水槽流水,每隔20m~50m 间距设泄水口将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

(3)地下排水

路基地下排水采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 ,、以渗透方式排水 ,当水流量较大时采用带渗水管渗沟。

采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布,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

3 路基防护    路基、路堑修建改变了原有土层的力学性能 ,同时路基表层土受到风雨灯自然环境的侵蚀,也会改变土层的力学性能功能,因此在个别地段需要进行防护加固。

(1) 坡面防护

为防止地表水对路堑土表层冲刷、坡面岩土风化剥落。

通常采用石砌圬工防护 ,混凝土预制块护坡。

坡面防护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和坡面防护的双重效果。

石砌圬工防护应用比较广泛 ,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用在路堤边坡

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存在造价、易破损等问题 ,建议采用种草防护

(2).冲刷防护

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采用直接防护

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T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边坡 ,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4软土路基施工    根据软土特性、厚度、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软土路基处理方案及加固 ,确保软土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

(1)换填法。

淤泥及软土厚度小于 2m 时在路基施工范围内将淤泥、软土全部挖除 ,使路堤范围内基底换填渗水性强的砂类土。

(2)抛石挤淤法。

厚度小于 3m 淤泥表面无硬壳 ,呈流动状态、排水困难、石料易得时从路基中部向两侧抛投一定数量石料,将淤泥挤出路基范围 ,提高路基强度方法。

(3)反压护道法。

路堤高度超过极限高度的 1.5~2 倍时 ,通过反压护道使路堤下淤泥趋于稳定,护道采用单级形式 ,高度为路堤高度 0.3~0.5倍。

(4)砂垫层法。

软土地区路堤高度小于2倍极限高度时在软土路基顶面铺设 0.6m~1m 厚砂挚层形成排水面 ,促进路面底部排水 ,提高路基强度与稳定性。

(5)设置砂井法。

当淤泥或软土层厚度超过 5m,且路堤高度超过天然地基承载力时可采用砂井与连接砂井的砂垫层相配合方法。

一般砂井直径为0.2m~0.3m,井距为井径的8~10倍,平面上呈矩形或梅花形布置,排水施工通常有打入桩法、振动桩法、射水泥桩法 ,以及振冲法等。

(6)土工布软基处理法。

路基土体松软,土壤潮湿,地下水位高时,以土工布摊铺底层,并拉向边坡防护,有利于排水,使荷载均布,加强路基的稳定。

在高填土路堤可适当分层使用土工布 ,加强路堤刚度 ,与砂垫层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另外 ,还有振动沉管砂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石灰桩、土桩及灰土桩、预胝加速固结、注浆、高压喷射注浆、深层搅拌桩、水泥粉喷桩、路堤加筋土等软弱路基加固方法。

5路基质量控制   (1)路基土控制。

路基土在填筑前进行试验,确定土的物理力质,包括土的颗粒,塑性指数,液性指数,测定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一般砂性土是良好筑路材料。

a 石灰稳定路基土。

若土质较差或含水量高 ,换填土不经济、工期紧情况下 ,宜采用石灰改良土质 ,达到填筑路基要求。

b 掺加粒料。

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路段采用掺加砂砾、碎石、炉渣等粒料方法 ,提高路基承载力。

(2)最佳含水量

路基土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才能达到最大密实度,压实过程中应该随时控制土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过大时应晾晒路基土至最佳含水量再碾压。

施工过程应连续作业 ,减少雨淋、暴晒 ,防止土壤中含水量发生较大变化。

(3) 强度控制。

压实度反映路基密实状态,弯沉值反映路基整体强度,施工中不仅要控制压实度,而且还要控制弯沉,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生产出高质量的道路。

(4)机械作业合理安排。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自然条件、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 ,合理地确定机械运行 ,两侧取土且填高小于 3m 用推土机从两侧分层推填、配平地机分层整平 ,土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

含水量较大时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

如果采用长距离运送土方时,可以考虑铲运机配备自卸翻斗汽车完成,根据挖装设备能力配备汽车数量。

合理编制施工组织、施工进度计划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保证施工进程及施工质量前提,也是实现成本最低化的关键。

6 结束语    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不同,施工质量控制的不同,都对高速公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所以,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根据自己的知识对高速公路施工技术进行以上肤浅的探讨。

希望能为广大施工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   [2]范志东.浅谈公路拓宽工程的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05(25).   [3]王忠兴.谈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4).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