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眼病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研究

ki.1672—4062.2016.16.141 毕业论文网   [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糖尿病性眼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眼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

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常规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患者干预组。

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及术前焦虑的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的焦虑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为(64.78±4.75)分,明显高于入院后的(52.96±4.21)分(P0.05);干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为(54.97±5.01)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4.78±4.75)分。

结论 糖尿病性眼患者入院后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 糖尿病性眼病;焦虑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8(b)—0141—02   糖尿病性眼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原因是糖代谢紊乱,有研究显示,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

临床上糖尿病性眼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手术是一种威胁性极高的应激源,术前患者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以焦虑最为常见[1]。

为了研究护理干预糖尿病性眼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笔者选取110例糖尿病性眼患者进行了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眼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该次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通过了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

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常规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患者干预组。

常规组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1.24±4.62)岁;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27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9例,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7例。

干预组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1.25±4.63)岁;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2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0例,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5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眼部病变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

干预组:给予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为糖尿病性眼患者举行健康教育讲座,让患者更好的认识和了解糖尿病糖尿病性眼病,并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控制血糖的方案。

②饮食干预:向患者讲解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控制饮食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表。

③心理干预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向其介绍主治医师及护士的情况,消除患者入院后的陌生感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之后与患者进行耐心地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并及时给予相应的疏导;之后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消除术后特殊体位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心理。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和音乐治疗,其中,放松训练指的是患者安静、舒适地躺在床上,掌握放松要领后,在生活环境中随时放松;音乐治疗指的是播放恬静、清新的音乐,消除患者焦虑情绪,使其处于良好的生理及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及术前焦虑的情况。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进行评价,总共20个条目,按照1~4分记分,0.05);常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为(64.78±4.75)分,明显高于入院后的(52.96±4.21)分(P0.05);干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为(54.97±5.01)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4.78±4.75)分,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3 讨论   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8.35%,其中,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9.6%,居于全球首位[3]。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及虹膜睫状体病变等眼部病变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而糖尿病性眼病导致双目失明的概率为正常人的25倍[4]。

心理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及进展中具有明显的作用,由于病情延绵,患者生理和心理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出现以焦虑为主的不良心理,而焦虑的情绪也会引起患者血糖的波动,造成交感张力增高、动脉顺应性下降,易引起血管病变[5]。

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入院后的焦虑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常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为(64.78±4.75)分,明显高于入院后的(52.96±4.21)分(P0.05);干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为(54.97±5.01)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64.78±4.75)分。

综上所述,糖尿病性眼患者入院后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揭元云.糖尿病患者并发眼病的相关因素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21):90—91.   [2] 王芳.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14):28—31.   [3] 贾文静.加强糖尿病眼病健康管理 共防糖尿病眼病致盲发生[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6):51—52.   [4] 刘海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6):3130—3132.   [5] 付春,陈源源.焦虑状态对24 h动态血压及动脉功能的影响[J].中华心脏及心律电子杂志,2013,1(1):36—38.   (收稿日期:2016—05—23)。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