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检验系学生蠕形螨感染的调查分析

【关键词】 ,蠕形螨。

[关键词] 蠕形螨;感染率透明胶纸法。

[摘 要] 对我院检验学生2005年蠕形螨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果:男生感染率高于女生且都偏高;学生采用一般的护肤方法对减低其阳性感染率效果不明显;皮肤的状况与螨虫阳性感染率关系不大。

近年来蠕形螨的感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蠕形螨主要寄生在皮脂腺发达的部位,以颜面部为主,一般无自觉症状,但虫多时可导致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及真皮层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在皮脂腺内的虫体则可致皮脂腺分泌受阻。此外,其代谢产物可引起变态反应,虫体进出活动携带病原体可致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发生痤疮、疖肿。因此,定期检测螨虫感染率有利于我们及时准确的了解螨虫感染情况,有利于我们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

我院检验系本、专科班共274名学生女生171人、男生103人。

1.2 检查方法。

按照《寄生虫学检验》[1]所提供的对蠕形螨的实验诊断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让受检者睡前只用温水将面部洗净、擦干,然后取三段长8 cm,宽1.5 cm的透明胶纸分别贴于鼻唇沟和鼻尖翼,直至第2天早上取下,将取下的透明胶纸分别贴在载玻片上,在十倍镜下镜检三张载玻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调查结果

平均感染率为54.4%,其中男生感染率为65.0%,女生感染率为48.0%。男、女生感染结果见表1。对结果分析,男女生阳性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1 男女生感染比较结果(略)。

统计163个学生平时洗脸情况,将很少用和不用洗面奶、肥皂等护肤品的学生归为甲类,其余的归为乙类。分别统计阳性感染率,甲类感染率为66.2%,乙类感染率为64.9%,均高于周金英[2]报道的医学院学生感染率(51.2%)。结果见表2。分析结果,甲、乙两类阳性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由于女生对脸部保养认真,我们又对其中132例女生再比较作同样比较发现两类阳性感染率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表2 洗脸情况与感染情况(略)。

我们对81个学生的面部做简单统计,将面部皮肤发红、毛孔粗大伴油脂分泌多、有痤疮、皮肤过敏等归为皮肤差的一类;皮肤光滑、油脂分泌少的归为皮肤好的一类。分析结果可见皮肤好的感染率为81.3%,皮肤差的感染率为85.7%,见表3,两种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5)。表3 皮肤状况与感染情况(略)。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