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降水

【摘要】深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既要涉及到较深的土方开挖, 保证基坑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正常使用,又要有阻断地下水基坑内渗流、保证基坑施工作业面干燥的功能。

为能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加快工程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基础土方开挖前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开挖基坑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好降水施工,将会对基坑开挖支护以及工程基础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

因此,深基坑降水方案与施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从深基坑降水方案设计原则和深基坑降水中的问题出发,针对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进行阐述。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深基坑降水措施   深基坑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点,是整个建筑的基础,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久性。

为保证房屋建筑基础及地下室的正常施工和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不受影响,对地面以下开挖的土体所进行的一系列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等工作,统称为深基坑工程

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既要涉及到较深的土方开挖,保证基坑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正常使用,又要有阻断地下水基坑内渗流、保证基坑施工作业面干燥的功能。

根据工程现场勘探情况和设计勘探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内容分析,为能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加快工程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基础土方开挖前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

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为使基坑处于干作业施工条件,采取井点降水方法来降低地下水位

一、降水方案选择   工程中常用的降水方法主要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

各自特点如下: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或一侧将直径较细的井管沉入深于基底的含水层内,井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管内不断抽出,达到降低地下水的目的。

其特点是设备简单,安装快捷,是目前降水施工中常用的方法,但降水半径小。

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缝隙抽出排走,达到降低地下水的目的。

其特点是适用范围较广,降水深度大,但降水耗费较大, 造价较高。

电渗井点降水是利用电动势能,在电动势的作用下产生电渗、电泳现象强制粘性土中的非重力水向井点汇集,并由真空井点抽排,从而降低和排除难以以重力水状态渗出的地层中的水, 达到降低地下水的目的。

其主要在淤泥和淤泥黏土中使用。

管井井点是利用钻孔成井,通过放置井管内的潜水泵抽吸地下水,达到降低地下水的目的。

一般当管井深度大于15m时也可称为深井井点降水

其特点是施工简单、快速,降水深度大,影响半径大,多用于渗透性较好的砂性土层降水,常与其他方法综合利用。

降水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土层性质、渗透系数、工程特点等,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确定。

基坑开挖深度约9.00 m,透水层以粉细砂、圆砾为主,孔隙承压水最高稳定水位72.60m,根据设计要求,地下水降至水池底板1m处,对应标高67.30m,设计水位降深S为5.30 m,为达到良好的降水效果,使基坑尽快满足土方开挖要求,参照该地区以往降水经验,决定采用管井降水基坑内明沟排水相结合的降水方案,使用该组合降水方法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行。

二、深基坑降水施工   在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深基坑处理中,基坑周边主要采用一级轻型井点降水方式,坑内还会辅以深井排水方式,以利于土方开挖

施工期间,降水作业应保持其连续性,并备有发电机或者其他供电设备。

降水时,基坑最高水位应始终控制在0.5m以下,直到井孔冲成后,则及时拔出冲管,并插入到井点管中,然后将一些干净的砂石填于井点管与孔壁间,再用粘土封闭好井点管与孔壁上部空隙,以免发生漏气。

此外,要注意避免管道堵塞及管道洁具连接口发生渗漏。

比如,排水口及废物排水管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可采用灌水法检查管道是否存在渗漏,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三、降排水方法   (1)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和先期的实地考察,在深基坑开挖前期以明排水为主要排水方式进行集中排放;在深基坑开挖后期应配合以坑底“轻型井点降水”措施,尽量在坑底基本无水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2)深基坑土方工程施工时,虽然有止水防渗措施,但在所难免会出现坑壁渗水的现象,可采取“堵”和“疏”的方法进行控制。

当深基坑坑壁的渗水较小时,可以用干海绵、导流管将渗水排入排水坑。

当深基坑坑壁的渗水较大时,应将该处的土体进行暂时保留,再进行压实,然后使用注浆的办法将渗漏部位封住。

四、降水控制要点   4.1钻孔作业   (1)检查钻机是否按井点位置就位,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

(2)检查承包商钻孔施工记录和成孔质量,垂直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成孔深度应比设计深度深0.5m以上。

确认后方可同意承包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井管制作与安装   (1)检查井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尺寸,检查无砂管质量。

(2)应用吊车将井管垂直放进井内,井管应位于井孔中央,包扎滤网要严密,管顶应高出地面0.5m左右。

(3)检查滤料的填充:井管下入井后,应及时向井管与孔壁之间填充砾石滤料,滤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填充滤料要连续均匀,不得冲击井管。

4.3水泵安装及抽水试验   (1)检查洗井工作:沉渣是否全部清除,是否抽出清水,要求井洗至达到抽出清水为止。

(2)抽水设备可根据井深和排水量选择,检查抽水设备是否满足出水量要求,是否有足够的扬程。

(3)下放水泵前,应对水泵各控制系统作全面系统检查,电缆线不得有破损现象。

(4)水泵安装必须备双电源,同时必须自备功率匹配的发电机,防止抽水过程中停电或发生其他故障影响抽水

(5)抽水设备安装好后,应进行抽水试验,并做好抽水压力、水位抽水量记录。

(6)检查承包商单井试抽水泵工作压力、抽水量、水位记录,核查抽水量及水位下降值是否与设计相符,巡查是否含沙量过高,如出砂量过高,应停泵检查,防止抽空引起地面沉降。

4.4降水井检验   (1)抽水试验稳定标准:a.出水量、水位没有持续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

b.抽水井动水位波动值不超过水位降深1%,空压机抽水水位波动值不超过10~20cm。

c.出水量波动值不超过正常出水量的5%。

(2)降水井系统检查:a.当各个井点安装完毕,应进行整体试抽水,以检查水、电、管网系统是否达到要求。

b.承包商要安排专人值班负责抽水,保证降水连续进行;同时做好水位观测记录,每天报送监理复查,及时分析降水效果,确保达到基坑降水的预期目的。

小 结   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降水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环节,降水效果的好坏,牵制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予以重视,然后在施工中掌握降水技术要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加强质量控制,才能尽可能地满足施工规范的相关要求,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宝琛. 急待深入研究的基坑降水问题[J]铁道建筑技术,2000( 3) :   [2] 李俊虎,周龙翔,童化炜,等.基坑降水监测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