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路截骨及PRSS内固定系统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摘要】 目的 介绍矫治强直性脊柱新型装置PRSS的优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3例,平均年龄31岁,术前平均后凸畸形74°,行1~2个阶段V形截骨后用PRSS矫正后凸畸形,利用X线检查测量比较术前术后随诊时畸形度进行分析。结果 后凸畸形平均后凸74°矫正平均29°,矫正率61%,无并发症。结论 脊柱后路截骨及PRSS内固定系统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效果安全可靠。

【关键词】 脊柱截骨固定脊柱后凸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形成严重后凸畸形,双目不能前视,不仅影响外观,而且由于心、肺、纵隔受压,可影响呼吸循环功能,给患者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大痛苦和不便。1999年9月至2009年5月,我们采用脊柱后方截骨合并使用PRSS内固定系统矫正强直性脊柱脊柱后凸畸形1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3例,均为男性,年龄17~39岁,平均31岁,强直性脊柱炎症状出现时间2~22年,平均7年。发生脊柱后凸畸形时间1~15年,平均6年。本组13例中脊柱后凸畸形的顶点均在胸腰,T11~T129例,T12~L42例,T10~T111例,L1~L21例,术前后凸畸形的角度55°~100°,平均74°。手术在全麻下施行,全部病例于脊柱截骨后用PRSS系统进行固定矫正后凸畸形,手术平均时间185 min,平均输血500 ml。手术后1周可以下地行走,无一例术中及术后发生并发症,因PRSS系统内固定坚强,术后12天拆线出院,并配带支具3~6个月。

1.2 手术操作 病人在全麻下进行,取俯卧位,背正中切口进入,然后做V形截骨截骨截骨水平最高T10~T11,最低在L2~L3,其中4例为2处截骨,楔状截骨后上PRSS固定,在后凸顶点上方第2和第4个椎板间隙处及后凸点下方第2或第3个椎间隙处,及后凸点下方第2或第3个椎间隙处放置上下椎板钩,有咬骨钳咬开相应椎间隙,钙化较明显者需用小号电动磨钻打开椎间隙,切除部分黄韧带,在棘突两侧各置入椎板钉钩。并用钉杆将钩锁在椎板上,将闭孔的固定横位连接体套放在钉钩上的2个钉杆上,拧上小螺母暂时固定。这样就组成上方2个和下方1个固定点。

取合适长度的圆棍两根预弯好合适的胸后凸和腰前凸,将两棍分别置入两侧横位连接体圆孔内。先将棍上端拧紧,然后在台下助手抬病人两肩时,术者在截骨处垫厚下压矫正后凸畸形。同时拧紧钩上钉杆上的小螺母,使下压横位连接体贴紧椎板,以产生很强矫正后凸力量。此时可见截骨间隙靠拢,然后在下钩下方持棍撑开钳向上撑下钩进行加压,同时拧紧横位连接上下螺钉固定棍的下端,在截骨处植骨,即完成全部矫正过程,后凸可获满意矫正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