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的治疗效果分析

ki.1672—4062.2016.17.013 毕业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餐后低血糖治疗效果。

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4月根据该院80例T2DM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顺次编号,将奇数者纳入对照组(40例,应用格列本脲),偶数者纳入实验组(40例,应用阿卡波糖);比较两组餐后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第2周、第4周,实验组餐后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7.50%、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15.00%(P医学会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生率达11.0%(其中,T2DM约占糖尿病发生率的90%~95%),糖尿病患者人数已逾4千万,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三大问题[1]。

低血糖是T2DM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控制血糖水平的最主要障碍,它可诱发多种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可见,如何有效预防、改善T2DM患者餐后低血糖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重要课题。

该研究中,实验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T2DM餐后低血糖,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6年4月,根据该院80例T2DM餐后低血糖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顺次编号,将奇数者纳入对照组40例,偶数者纳入实验组40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5岁,平均(48.78±5.62)岁;病程8个月~20年,平均(11.42±2.39)年;身体质量指数(BMI)19.62~31.48 kg/m2,平均(23.77±3.04)kg/m2。

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8~77岁,平均(48.84±5.70)岁;病程7个月~19年,平均(11.61±2.40)年;BMI19.74~32.07 kg/m2,平均(23.82±3.11)kg/m2。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以及BMI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T2DM诊断标准,且合并餐后低血糖[2];年满18周岁,认知能力正常,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严重肾功能受损者,即肌酐清除率小于25 mL/min;合并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等急性糖尿病并发症者;合并严重心、肝、脑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妊娠、哺乳女性。

1.3 治疗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试验,治疗期间两组均继续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对照组应用A药(2.5 mg/片,2.5 mg/次,3次/d,口服)及B药空白片(50 mg/片,50 mg/次,3次/d,口服);实验组应用A药空白片(2.5 mg/片,2.5 mg/次,3次/d,口服)及B药(50 mg/片,50 mg/次,3次/d,口服)。

用药期间,每隔2 d应监测患者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若患者血糖水平未见改善,则应调整药物用量,A药及A药空白片调整至5.0 mg/次、3次/d,B药及B药空白片调整至100 mg/次,3次/d。

治疗4周后开盲,A药为格列本脲(国药准字:H14020780),B药为阿卡波糖(国药准字:H20020202)。

1.4 观察指标   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餐后低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处理及分析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对比应用χ2检验;P。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