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贫困山区老年人牙齿修复现况

【关键词】 老年人;牙缺失修复

沿海地区在我国属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近年其老年人口腔情况得到了较大幅度地改善。但其贫困山区老年人口腔情况仍然相对落后,为了解沿海贫困山区老年人牙齿缺失修复口腔卫生情况,我们于2008年3月对位于温州市山区的永嘉县五尺乡和泰顺县雅阳镇老年人口腔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及抽样方法 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的温州市永嘉县五尺乡和泰顺县雅阳镇老年人。本次调查抽样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随机抽取五尺乡和雅阳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166人。

1.2 检查人员和质量控制 5名高年资口腔医生完成所有的临床检查。在调查前,对所有检查者进行了专业培训及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检验),5名检查者Kappa值均超过0.85。在检查过程中,对检查者之间的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查,Kappa值高于0.85。

1.3 调查方法和标准 检查的仪器包括全国统一配置的口镜、镊子、探针等。义齿修复状况是根据检查所见及对有缺牙者进行询问获得,0为未修复、1为局部或全口塑料基托义齿、2为局部或全口金属基托义齿、3为塑料固定修复、4为金属固定修复、5为烤瓷固定修复、6为全瓷固定修复、7为不良修复体、8为不作记录。口腔卫生状况调查采用简化口腔卫生指数法(OHIS),即检查16,11,26,31唇(颊)面,36,46的舌面,以软垢或牙石的覆盖面分为0、1、2、3四个等级,如前牙缺失可用对侧同名牙代替,全冠修复牙,因龋或外伤使牙冠高度降低的牙均不记,而以邻牙代替。

1.4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录入到计算机,采用SPSS13.0进行频数分析,第三磨牙未计入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沿海贫困山区老年人牙列情况 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人数为166人,牙列完整者为15人(9.0%),牙列缺损人数为118人(71.1%),牙列缺失33人(19.9%),其中全口无牙颌21人(12.7%),上颌无牙颌7人(4.2%),下颌无牙颌5人(3.0%)。有20颗以上(包括20颗)牙的占45.2%,现有恒牙均数为15.6±1.5。

2.2 老年人牙列缺失﹑缺损及其修复情况 牙列缺损人群中61.0%有义齿修复,以活动义齿修复为主,并且以塑料基托活动义齿为主要修复形式,固定修复体仅占修复人群的19.4%,且大都为金属修复体,烤瓷修复体极少,完全没有全瓷修复体。牙列缺失人群中66.7%的老年人得到了修复修复方式基本为塑料基托义齿。不良修复体占总修复人群的17.0%。

2.3 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 本调查采用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来反映老年人口腔卫生状况,简化软垢指数(DIS)为2.1±0.1,简化牙石指数(CIS)为2.1±0.1,二者相加的OHIS为4.2±0.2。

3 讨 论。

本次调查结果为温州永嘉县五尺乡和泰顺县雅阳镇的60岁以上老年人牙列完整的人数占9.0%,无牙颌百分数为12.7%。世界卫生组织制定老年人口腔健康目标是至少保持20颗功能牙,据1995年全国口腔健康抽样调查表明,65~74岁老年人有完整牙列的人数占11.6%,农村无牙颌百分数为12.19%,65~74岁年龄组农村现有恒牙均数为16.82颗,失牙为11.18颗〔1〕。本调查牙列缺损者占71.1%,高于邵东升等〔2〕研究的浙江省新昌县农村老年人牙列缺损率67.0%。所以,本调查显示五尺乡和雅阳镇老年人的失牙率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且本次调查并未对老年人余留牙进行功能评价,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综其原因,跟贫困地区经济薄弱,文化知识相对较匮乏,口腔保健意识较差等有关。国内有学者〔3〕研究表明失牙多者影响总体口腔生活质量。因此,对贫困山区老年人进行口腔保健知识的宣教,加大经济扶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刻不容缓。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