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一度电”

两年前,美的空调央视黄金时段开播广告一晚仅需一度电”,立即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在互联网上,也引发了网友的大规模吐槽:“永远不开机,一晚仅需一度电!”“设定38度,一晚仅需一度电!”“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啃西瓜,吐鲁番一晚仅需一度电!” 毕业论文网 /2/view—12034717.htm  “厂家吹牛能力比开发能力强!”面对汹涌澎湃的质疑,美的集团作了必要的调整:“一晚低至一度电。

”并宣称广告的根据,来自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教授的科学结论。

这款空调被他们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即便如此,仍然不能服众。

于是《燕赵晚报》报道说,2013年6月29日,“天气闷热的让人抓狂”,美的一晚一度电”系列空调见证活动在石家庄某小区进行。

见证过程持续8小时,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测试人员启动ECO节能模式,温度始终控制在26 度。

第二天测试结果是不到一度电,以至于业主魏女士大惊,竖起了大拇指:“这回,我是真信了!”   当然,相反的例证同样存在。

不久后,新华社一则电讯称,同样石家庄,同样一名消费者买来一台“一晚一度电”,安装在10 平方米房间里制热,一晚 9 度电!对此,商家认为责任在消费者,因为他未能充分满足实现“一晚一度电”的必要条件。

此时,又有消费者质疑:最热40度天气设定36度行不行?27度天气设定最舒适的23度行不行?当然不行。

很快,湖南长沙一位盛女士向媒体投诉,说她买了“一晚一度电”,安装在10平方米的房间里制冷,一晚耗电7度。

“这台空调噪声很大,如果设置ECO节能模式,屋里就像个闷罐子一样,让人气都喘不上来”。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晚一度电”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出的能耗值,不能说厂家造假;但是厂家不应该仅将在特定工况下的能耗最优值拿出来,告诉消费者

“比如某天晚上温度适宜,空调虽然开着,但没怎么工作,可能一晚仅用一度电,甚至更低;但如果某天晚上,气 温很热,需要空调长时间启动工作,你能只用一度电,那你就是神仙了。

”   道理是这个道理,汽车从泰山顶驰向泰安城,厂家测出“百公里仅需一升油”并不难。

于是,许多人开始发问:“一晚一度电”这样的广告片,为什么还能在央视播出?   相关人士回答说,央视广告投放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一晚仅需一度电”当然需要提供证明,该空调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达到一晚最低消耗一度电。

那么,真正的问题在于,类似这样的前置条件告知消费者了吗?有人反复观察央视播出的这一广告,终于发现两行小字:“基于实验室数据”,“一晚指8小时,一度电是在30℃环境下测得”。

越弄越乱。

众所周知,中国做空调格力以品质取胜美的以价格取胜,海尔以服务取胜,长期以来三巨头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一晚一度电”,美的开始秀肌肉,要在品质方面和格力贴身肉搏。

格力如何应战呢?据说,作为央视黄金时段老客户、大客户的格力找到央视论理,得到的回答是:你们也可以这样做,一晚一度电,半度电,零度电都行。

格力犹豫再三,最后选择了放弃。

显而易见,美的央视打了一个漂亮仗,实现了双赢。

当然,于商家而言,这只是战术的胜利,而不是战略的胜利;只是战役的胜利,而不是战争的胜利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让格力选择了沉默。

于是有业内人士指出,商家通过“一晚一度电”暗示自己产品省电,无可厚非,但利用消费者央视的信任,就很不厚道了。

此话有理,因为在众多吐槽中,有人发出了最重要的一条:“我妈就信,怎么破?”   事实上,中国消费者业已分裂,一个是“我”,一个是“我妈”。

“我”代表70后,80后,代表理性消费者

面对这样的广告,“我”的反应是:“又在忽悠人!”“我妈”代表50后和60后,长期迷信传媒,“我妈”的反应是:“中央台说了,美的空调一晚一度电,赶快买!”   美的肯定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利用这一点。

在商言商,这无可挑剔。

只是,这叫竭泽而渔,也叫信用透支,不到生死关头企业决不能用。

无论如何,要铸成一家百年老店,就必须对一些东西心存敬畏。

在这方面,也许应该向格力学点什么。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