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人工授精几天着床_418例宫腔内人工授精病人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09)05—0229—02   【摘要】目的:探讨丈夫精液宫腔内人工授精心理护理治疗护理

方法:回顾分析418例不孕症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

结果:不孕症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418例,665个治疗周期,108例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6.2%。

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治疗护理,特别要注意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并发症的及早治疗护理

【关键词】不孕;人工授精心理护理      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是将经过优化处理的精子直接送入子宫腔内,从而达到增加妊娠机会的目的[1]。

2004年3月~2008年9月笔者对418例不孕症病人进行丈夫精液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其中108例妊娠,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18例不孕症病人,年龄22~46岁,平均29.4岁,原发性不孕179例(42.8%),继发性不孕239例(57.2%)。

其中精液异常301例(72.0%),宫颈因素52例(12.4%),生殖道畸形及心理因素导致的性交不能等不育3例(0.7%),免疫性不育27例(6.5%),原因不明35例(8.4%)。

1.2 方法:月经周期第4天使用促卵泡发育的药物(克罗米芬、尿促性素、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来曲唑),第9天开始阴道B超监测卵泡发育。

卵泡平均直径≥18mm时,提示卵泡成熟,予肌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000U促排卵,次日晨取其丈夫新鲜精液,在室温下待精液完全液化,用改良上浮法或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精液后进行第1次IUI。

根据排卵和精液情况决定第2~3天进行第2次IUI。

术后14~16d取病人晨尿作HCG定性测定,并查血HCG及P,确诊妊娠后安胎治疗至停经7~8w,术后35d B超检查见胎心搏动确定为临床妊娠

1.3 结果:418例不孕症病人行IUI 665个治疗周期,平均1.6个治疗周期,临床妊娠108例,周期妊娠率为16.2%。

其中经1次IUI而成功妊娠54例(50%),经2次IUI妊娠35例(32.4%),经3次IUI妊娠13例(12%),经4次IUI妊娠4例(3.7%),经5次IUI妊娠2例(1.8%),经6次IUI妊娠0例(0%)。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2.1.1 心理压力:通过调查得知,几乎所有人工授精术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且较自然受孕组大[2]。

提示护理工作从“减压”着手,针对受术者心理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同时病人对IUI助孕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疑虑较多,故对进行IUI治疗不孕症病人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系统的心理疏导。

承诺为受术者保密,保护她们的隐私;还要特别讲明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不是100%,以免妊娠失败后承受不了心理打击而带来不良后果。

2.1.2 健康教育:对不孕症病人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系统的健康教育,并重视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耐心向病人介绍人工授精技术的适应证和治疗的基本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使其消除恐惧心理,以取得合作。

人工授精术的相关医学知识向受术者及家属宣传,帮助他们认识到人工授精和自然受孕的后代智力、体格的发育无区别;手术操作简单、无痛苦、用时少且是安全的。

2.1.3 情感支持:受术者进入人工授精手术室后,往往会产生陌生、孤独感,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接待受术者,给病人良好的第一印象,消除或缓解受术者的陌生、孤独感。

有部分患者担心精液不是自己丈夫的精液,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人员都与实验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共同核对,并记录。

让患者切实放心。

2.2 治疗护理   2.2.1 正确给药:在诱发超排卵过程中,促性腺激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对卵泡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须遵医嘱准时、准量给药。

促性腺激素要即开即用,彻底溶解药粉;缓慢注射,避免药物外溢[2]。

2.2.2 预防感染:宫腔内授精操作由专人负责,整个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生理盐水冲洗外阴阴道,动作要轻柔,避免出血,注意观察宫颈情况并做好宫颈评分。

术后臀部抬高10~15cm,卧床休息1h。

术后2w禁止房事,保持外阴的清洁,防止生殖道的感染。

同时注意避免感冒,术后安排规律的起居生活,放松精神,调整好心态,保证手术的效果。

2.2.3 预防流产:术后病人注意休息,肌内注射黄体酮或口服地屈孕酮进行黄体支持,利于受精卵着床和发育。

IUI术后14~16d取晨尿查HCG,若阳性继续肌内注射黄体酮进行安胎;并动态监测血HCG及P,术后35d行B超检查,若见宫腔内有孕囊、胚芽及胎心搏动,即可确定为临床妊娠,继续安胎至妊娠14w。

2.2.4 并发症及早发现和护理:主要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本组病例中发生OHSS 18例(4.3%),重度OHSS 2例0.5%)。

在使用药物促排卵过程中,由于大量卵泡发育常易发生OHSS,按其症状分为轻、中、重度,轻、中度OHSS不需特殊处理,典型的重度OHSS症状多发生在注射HCG后7~10d,重度OHSS者需做好如下护理: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痛、腹胀情况,配合医生准确留取血、尿标本。

②嘱病人减少活动,进食半流质或低盐、易消化饮食。

③每日测量体重、腹围,以了解胸、腹水情况。

④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

⑤抽吸腹水或胸水,取半坐卧位和吸氧,缓解呼吸困难。

⑥由于重度OHSS者卵巢极度增大,护理操作宜轻柔,勿用力按压腹部,避免因腹压增高压迫卵巢导致严重后果。

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放弃妊娠,此时应积极疏导患者心理,为以后的治疗建立信心。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夏海鸥等.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7~309.   [2] 张羽虹,刘伟培.宫腔内人工授精病人护理.护理学杂志,2002,17(10):754.   [收稿 2008—12—26]。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