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泻兼施治疗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沈海彪, 李俊宇, 蒿广兴。

【摘要】 中药金黄散外敷泻火解毒,补中益气汤内服补气固本治疗骨髓炎,采用随机、对比、统计的方式,观察其在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两方面优势的临床研究,效果确切。

【关键词】 补泻兼施;骨髓炎

如何治疗疾病更为适宜是我们医疗工作者和病人共同关心的问题。本院在中药补泻兼施治疗骨髓炎临床研究方面设立课题,从2004年1月~2006年2月期间收集骨髓炎病例240例,采用随机、同种对比、统计的方式,观察中药疗效,随访2年以上,得到一些经验,和大家交流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2004年1月~2006年2月期间在太和县中医院骨科住院治疗骨髓炎病人240例,男132例,女108例。血缘性骨髓炎、脊柱骨髓炎等特殊病例、合并其他基础病的病人不在研究之列。

1.2 实验方法 诊断工具:临床症状、体征表现,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血培养,穿刺培养,X线片,CT,MRI等辅助检查。

1.3 分组方法 采用随机、同种对比、统计的方式分为实验组观察组两部分。

1.4 观察方法 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培养无细菌生长,创口愈合,无红肿热痛症状为临床愈合标准,观察病程长短和后期随诊复发情况。

1.5 临床观察 病程长短、后期复发情况,病例选择标准及分类,见表1。

1.6 治疗方法。

1.6.1 仅有红肿热痛症状病例 无窦道、死骨等不合并其他基础疾病 局部红肿热痛症状明显、ESR、WBC、CRP异常的病例40例,观察组和实验组各20例,选择相似病例对比观察

1.6.1.1 观察治疗方法选用敏感抗生素应用:静脉滴注间隔12h用药+口服抗生素+局部冷敷+制动处理

1.6.1.2 实验组 治疗方法选用敏感抗生素应用:静脉滴注间隔12h用药+口服抗生素+中药金黄散外敷(醋调)+热疗(神灯)+制动处理。后期加用补中益气汤内服1个月。

1.6.2 有窦道、死骨或髓腔内有脓性分泌物的病例不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局部红肿热痛症状明显、ESR、WBC、CRP异常的病例68例,观察组和实验组各34例,选择相似病例对比观察

1.6.2.1 观察治疗方法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间隔12h用药+口服抗生素+局部冷敷+制动处理+换药处理+窦道坏死物清除。

1.6.2.2 实验组 治疗方法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间隔12h用药+口服抗生素+中药金黄散外敷(醋调:间隔无菌换药纱布)+热疗(神灯)+制动处理+换药处理+窦道坏死物清除。后期加用补中益气汤内服2个月。

1.6.3 化脓性骨关节炎的病例 关节穿刺关节腔内有脓性分泌物的病人不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病例,局部红肿热痛症状明显、ESR、WBC、CRP异常的病例16例,观察组和实验组各8例,选择相似病例对比观察

1.6.3.1 观察治疗方法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间隔12h用药+口服抗生素+局部冷敷+制动处理+关节内留置冲洗管冲洗(含抗生素)+换药处理

1.6.3.2 实验组 治疗方法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间隔12h用药+口服抗生素+中药金黄散外敷(醋调:间隔无菌换药纱布)+热疗(神灯)+制动处理+换药处理+关节内留置冲洗管冲洗(含抗生素)。后期加用补中益气汤口服2个月。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