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分析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1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成两组,观察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其中72例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每天6mg/kg,bid;68例口服头孢拉定颗粒每天50mg/kg,tid。两组疗程均为5d。结果 两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7%、94.4%和44.1%、76.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7.3%和88.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4.4%。结论 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关键词】 头孢克肟 头孢拉定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头孢克肟为口服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其机制是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作用,尤其对淋球菌、肺炎链球菌、变形菌、产气杆菌、沙雷菌属等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1~3];头孢克肟在体内消除的半衰期较长[4,5],每日用药仅需一至两次[6]。鉴于上述特点,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用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2003年2月~2004年5月的门诊和住院患儿,实验前48h均未接受抗生素治疗,140例患儿(排除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均符合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头孢克肟组和头孢拉定组。头孢克肟组7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6月~1岁24例,1~3岁32例,3~8岁16例;急性咽炎45例,扁桃腺炎27例(合并淋巴结炎6例)。头孢拉定组68例,男性40例,女性28例,6月~1岁22例,1~3岁33例,3~9岁13例。其中急性咽炎43例,扁桃腺炎25例(合并淋巴结炎7例)。两组病例在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给药方法、剂量及疗程。

头孢克肟组:头孢克肟颗粒(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生产,商品名:世福素,批号200304021),口服6mg/(kg·d),bid。头孢拉定组:头孢拉定颗粒,口服50mg/(kg·d),tid。两组疗程均为5d。另采用相同的化痰、止咳、退热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血常规、咽拭子培养作细菌学检查及不良反应等。

1.4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分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者。痊愈和显效的合计数与该组观察总人数相比的百分数为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头孢克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6.7%和94.4%,头孢拉定组分别为44.1%和76.5%,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1)。

2.2 细菌学疗效比较。

头孢克肟组72例中共获得74株致病菌,治疗后复查2株仍为阳性,细菌清除率为97.3%;头孢拉定组68例中共获得69株致病菌,治疗后复查8株仍为阳性,细菌清除率为88.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

2.3 不良反应

头孢克肟组中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恶心,1例呕吐,1例腹泻;头孢拉定组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恶心,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4.4%,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分别予马叮啉和微生态治疗后缓解。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