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抗乙肝病毒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抗毒治疗活动性HBV携带者的临床抗病毒疗效。[方法]选取乙肝三系“小三阳”,HBV·DNA阳性肝功能正常的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77例,自立整体调控法,用扶正抗毒治疗、观察HBV·DNA滴度变化情况。[结果]77例中HBV·DNA转阴58例,近期转阴率为75%,转阴的58例中HBV·DNA反弹8例,占14%,复发7例,占12%。[结论]扶正抗毒方对非活动性HBV携带者有很好的近期疗效;能有效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作用。

【关键词】 乙肝病毒携带;非活动性;中医药;抗病毒。

为了探索中药方法抗乙肝病毒的可能性、有效性,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选择乙肝三系“小三阳”(HBsAg、抗一HBe,抗一HBc阳性),HBV·DNA阳性肝功能正常的非活动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77例,根据中医学整体观理论和治未病的理念,自拟整体调控法,扶正抗毒,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乙肝三系“小三阳”,HBV·DNA阳性肝功能正常,临床观察较系统的77例,均系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53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2岁,其中20~40岁之间的59人,40岁以上,50岁以下的12人。HBV·DNA滴度在103拷贝/ml的10人,104拷贝/ml的33人,105拷贝/ml的22人,106拷贝/ml的8人,107拷贝/ml拷贝的4人。确诊病程2~20年,多数在2~6年左右。

1.2 检验方法 初诊病人检验乙肝三系、HBV·DNA及肝功能治疗阶段,每月1次,PCR法检测HBV·DNA,由病人自行在杭州市各大医院门诊化验,主要在浙江大学第一医院,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杭州市传染病医院)及杭州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进行盲法检测。每个病例自始至终在同一医院或同一单位检验,并密切观察肝功能状况。

2 治疗方法。

自立整体调控法,辨病论治为主,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扶正抗毒基本方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地黄、仙灵脾、菟丝子、杞子、柴胡、炒枳实、茵陈、金钱草、丹参、赤芍、虎杖、半枝莲、水飞蓟、灵芝破壁孢子粉等组成,结合辨证论治原则加减组方。脾虚,选用补气健脾,或是温阳健脾,或是燥湿健脾;益肾,或是补肾助阳,或是滋养肝肾;活血,或是凉血活血,或是补气活血;解毒,或是甘寒解毒,或是苦寒解毒,凡此种种,随症化裁。总之,通过调控脏俯功能,平调阴阳气血,激发人体正气,达到扶正抗毒作用。

3 治疗结果。

3.1 评价方法 HBV·DNA(PCR法)检测不到或低于检测下限的为转阴,计算近期转阴率。转阴后观察3个月。治疗过程中,HBV·DNA—度转阴后又转为阳性的为反弹。HBV·DNA转阴,停药后又重新阳转的为复发。凡中途自行停止治疗的(2例),按无效统计。

3.2 结果 77例中转阴58例,近期转阴率为75%,疗程3个月到1年,一般6个月左右。阴转的58例中,有8例反弹,反弹率为14%,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12%。此外,58例中有18例在转阴后继续治疗6个月,疗效维持不变,追踪1年无复发。转阴3个月后未再继续治疗的未作随访。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