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的文化意境]意境松树图

众所周知,松树是植物王国的寿星,有“百木之长”之誉。

而松文化,是人们在育松、赏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内涵宏富,值得一表。

百木之长      松树属于常绿乔木,也有少数灌木,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树种之一,叶针状,耐严寒,适应性强,自寒带至赤道地区皆有分布。

在我国森林植被树种中,松占首席。

按叶数划分,大致有2种类型:二针一束者有马尾松、湿地松、黑松;三针一束者有火炬松、白皮松:五针一束者有红松、大别山五针松等。

它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恩赐,求人甚少,予人至多。

松木可作铁路枕木、矿井顶板;松脂可提炼成松节油和松香:松子可食或榨油,花粉则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充营养,调理、缓解疾病以及美容养颜等综合功能,可谓周身皆宝。

因松与柏于耐寒长青、坚韧挺拔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特点,所以古人多以松柏并列。

宋人王安行《字�》云,“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

故字从公”:“柏犹伯也,故字从白”。

松为“公”,柏为“伯”,于公侯伯子男五爵中,松居首,柏居三,皆有位焉。

古人拆“松”字为十八公,元代冯子振曾撰《十八公赋》;清人陈扶摇所撰《花镜》云:“松为百木之长,……多节永年,皮粗如龙麟,叶细如马鬃,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

松树确有受封者。

泰山有“五大夫松”,为秦始皇所封。

据《史记・秦始皇本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炫耀文治武功,震慑六国臣民,决定大举东巡。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到达山东。

“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另据西汉应劭《汉宫仪》,小天门有秦时五大大松。

(按:秦代定爵位二十级,五大夫为第九,为大夫之尊。

)此树位于云步桥北侧五松亭旁,盘路至此,有石坊赫然而立,额题“五大夫松”。

诚为木之尊者也。

文化意象      浏览古籍,文人雅士对松情有独钟。

他们歌以赞松,诗以咏松,文以记松,画以绘松,宏篇妙文不胜枚举,丹青杰作传世甚多。

据《论语・子罕》,孔子曾赞松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孔圣将松柏并列,或有示德之不孤。

《礼记・礼器》载,松柏之有心也,贯四�而不改柯易叶。

先秦时代诸圣贤高士多有赞颂松柏之语。

《庄子・让王》有云:“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德充符》有“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之语,将松柏与尧舜并称,《荀子・大略》则有“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之句,亦将松柏君子并列。

至宋代,文人雅士将松与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

林景熙《云梅舍记》载,“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元杂剧《渔樵闲话》云:“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后人借以比喻在逆境艰困中而能保持节操的人们。

松成长缓慢,破土之初,难免于雪压风欺,给人以才子不遇、英雄落难的联想。

唐人杜荀鹤《小松》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篷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隆冬季节,万木凋敝,惟松柏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尤其是雪花纷飞之时,劲松身着白袍,临风傲立,象征着坚忍不拔、不改其志的大雅君子

汉朝刘桢《赠从弟》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代大诗人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云:“太华生长松,亭亭霜雪

天与百八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目,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冰凌霜欺,松不改其姿,象征着不屈不挠。

唐人白居易《和松树》云:“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氏。

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

”至宋代,画家已将松与竹、梅同入画,称三友。

有宋人楼钥《题徐圣可知县所藏杨补之画》为证。

诗曰:“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而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   松屹立山颠,栉风沐雨,更显苍劲,古人常将松与风联系在一起。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黄庭坚与友人同游鄂城樊山,途经松间一阁,夜听松涛而成七言诗一首,题名为《松风阁》。

而《松风阁诗帖》,是庭坚晚年以行书所录《松风阁诗》墨迹,在其传世作品中最负盛名。

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精品。

此帖经宋、元、明、清辗转流传,现藏于台北故�博物院。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有一组风格独特的建筑群,主殿名曰“万壑松风”。

在参天古松的掩映下,壑虚风渡,松涛阵阵,犹如杭州西湖万松岭,形成一个寂静安谧的小环境,是清帝批阅奏章、诵读古书之佳境。

真情象征      松树坚韧、顽强,往往象征着忠贞的友谊与爱情。

南朝乐府民歌《冬歌》唱道:“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果树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坠地,岁寒无异心。

”宋代文豪苏东坡一生爱松,据《东坡杂记》,“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

当结发妻子王卯病逝后,尔坡在其坟茔四周亲手植松苗万株。

经寒历暑,沐雨栉风,万株幼苗长成了常青之树,岁岁年年,生生世世,伴随在爱妻身旁。

辗转十年之后,他又为干弗写下了那首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江城子・记梦》,真情挚感溢于笔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生时十年相伴,死后十年相思,王氏何半,得如此真才华、真性情的高士“不思量,自难忘”,“年年肠断”!而东坡更是可敬,生离此别十年之后,尚能有如此激情写下这传诵千载的爱情绝唱,尤其是“明月夜,短松冈”之句,每每读之,不禁怆然。

松枝舒展,彬彬桓桓,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恭迎四方宾客。

而啊著名的是黄山迎客松,已成为国人向世界敞开心扉、友朋遍天下的形象标志。

长寿标志      松龄长久,经冬不凋,所以被视为仙物,用以祝寿考、喻长生。

这种象征意义为道家所接受,后成为道教长生不老的重要原型。

在道教神话中,松往往是不死的象征,道士服食松叶、松根,以期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

同时,松时常与鹤为伍。

在古人心目中,鹤是山世之物,高洁清雅,有飘然仙气。

而仙物自然长生不死,所以将两仙物合而为一,寓意高洁长寿,松鹤延年,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传统绘画领域,《松鹤延年》是一个重要题材,其中淌代僧人虚谷之作尤为著名。

此画作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

画面奇峭隽雅,生动冷逸,意境清筛萧森,情调新奇冷逸,画家以偏侧方折之笔写出松针与丹鹤,线条生动,笔断气连,极具形式之美,给人一种福寿康宁的愉悦感,体现小松鹤延年之高雅旨趣,散发着潇洒出尘的飘逸情怀。

玉雕作品,亦多有此类题材。

往往设计成孤松一株直指云天,而一刻仙鹤一仰首长啸,一款款飞来,松静鹤动,松刚鹤柔,加之质地细腻,剔透玲珑,寓指大妻长寿百岁,相伴永远,吉祥安康。

直到当今,“福如尔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仍是最为常见的贺寿佳联。

综上所述,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可贵的是精神区界里的无穷价值。

每当恕到它的时候,一种豪迈壮烈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文章代码:1523)      [责任编辑]王 凯。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