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科学家不如明星 理性看待记者明星化

最近,黄健翔推出的个人首支单曲《你不是一个人》在网上颇受追捧。

似乎在一个转身之间,黄健翔就完成了从一名体育记者到娱乐明星的转变。

可是,这么突兀的变化却让人觉得很自然,因为即使不推出这支单曲,仅仅是作为一名体育记者黄健翔也堪称明星――记者中的明星

实际上,自有记者以来,新闻界便不乏名记者

这跟新闻的署名制多少有些关系,人们在接触新闻报道时经常能够听到或看到“本台记者×××报道”、“本报记者×××报道”、“本网记者×××报道”,这使得记者有机会成为公众所熟知的名人,尤其是那些能够经常做出公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记者,更容易从众记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名流。

比如,我国老一辈的记者魏巍、范长江等都是由于写出了优秀的新闻报道而名垂史册,其中魏巍写作的人物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至今还是人们传颂的经典。

名人不等于明星      由于新闻报道的署名制,记者能够成为名人并不奇怪。

但是,名人并不等于明星

提到明星,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娱乐界、体育界和政治界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他们都需要包装和推广,需要经常出现在媒体报道里,也就是所谓的曝光率。

从这一点来说,记者有天然的优势,不仅如此,一些记者还经常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出现在别的媒体或别的节目里,比如平面媒体记者时常出现在网络和电视中,电视记者经常出现在不是自己为之工作的节目或栏目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都起到了对自身的包装和推广的作用。

其次,就是他们每个人都是因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才华而为公众所熟知,并且吸引了一大批的“粉丝”。

毫无疑问,明星都是名人,但又不仅仅是名人

明星需要包装和推广,而且,明星都有自己比较固定的“粉丝”,他们在一起就像一个太阳系,明星是太阳,而他的“粉丝”就像行星一样围绕着他转,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群体。

这就是明星与一般名人之间的最大区别,无论是娱乐明星、体育明星,还是政治明星等等,都有比较稳定地支持自己的群体,而一般的名人,仅仅是公众熟知其名而已。

根据这两点,我们就可以判断哪些记者明星,哪些不是。

记者明星化      记者近些年来有明星化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新媒体的出现给记者成为明星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在报纸时代,受众往往只能看到记者的名字,顶多能看到照片。

而广播和电视的出现使得受众不仅能闻记者之声,还能睹记者之容,从而增加了对记者的感性的认识,一些出镜率高的记者往往更容易博得受众的喜爱,尤其是电视的出镜记者新闻主播,是记者群里比较容易成为明星的人,如我们所熟悉的黄健翔、吴小莉等。

到了网络时代,随着BBS、博客、播客等的出现,记者能够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媒介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不再是以往站在新闻背后的那种一本正经、一脸庄重的形象,当然也就更容易博得受众的喜爱,如著名的体育记者李承鹏、董路,他们在新浪网上的博客点击量都达到了3000万左右,分居新浪博客总排行榜的第7和第8位,与徐静蕾、韩寒、郭敬明、伊能静等青春偶像的博客点击率并驾齐驱。

他们俩都有自己忠实的支持者,成为名副其实的记者明星

其次,媒体有意识的造星运动造就了一批记者明星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新闻媒体走向市场,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追求更高的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点击率,追求更高的市场份额,追求更多的广告收入,媒体总是想尽办法来树立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其中造就记者明星便是媒体应对竞争的手段之一。

借用一部电影里的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人才在竞争中的作用,媒体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人才,而记者明星正是媒体不可多得的人才。

因此,媒体有意识地实施造星运动也就不奇怪了。

一个记者明星,往往赴一个节目、栏目或一份报纸的旗帜或招牌,对于树立媒介的品牌形象,提高媒介的美誉度,巩固媒介受众心目中的地位,进而扩大媒介的市场份额,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者明星对于媒体来说不再仅仅是工作人员,更是成了媒体的形象代言人。

提到李承鹏,我们就会想到《足球》报,提到董路,我们就会想到《体坛周报》,在造就这两位明星记者的背后,我们能够感受到《足球》报与《体坛周报》之间的竞争气氛。

两位明星记者分别代表各自的媒体,他们背后都有自己各自的支持者,基本上,“李”迷的背后肯定是“足球”迷,“董”迷的背后肯定是“体坛”迷。

记者明星化对于新闻的影响      记者明星化对于媒体的经营是有利的,但是对于新闻本身的影响恐怕未必有利。

我们都知道,新闻是对于事实报道

谁来报道新闻呢?当然是记者

记者报道什么新闻受众才能通过媒介接收到什么新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新闻是由记者提供的。

虽然新闻强调真实、客观,但新闻毕竟不等同于事实,它只是对事实报道,融入了记者对于事实的观察和理解,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反映。

站在不同立场上的记者对于同一事实报道往往会有很大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原因,因为只有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从而得到受众的信任。

但是,记者明星化却对这一原则形成了挑战。

如果看了杨丽娟追刘德华的新闻,我们就能理解“粉丝”对于明星的迷恋是多么狂热,这种狂热甚至到了失去理性的地步。

试想一下,如果受众都是某位记者明星的“粉丝”,那么这位记者的一言一行,他的每一篇报道,都会被受众毫不怀疑地接受,记者的态度便是受众的态度,记者的立场便是受众的立场,即使这种态度、立场明显错误,受众可能还是会选择接受,甚至还会主动维护这位记者,攻击持不同意见的记者

依此类推,如果某位记者与一些受众支持的记者明星处于竞争或者对立的关系,那么对于这位记者所做的新闻报道,这些受众可能都会持怀疑的态度,不会轻易接受,甚至提出尖锐的批评。

受此影响,一方面,记者明星为了维持受众自己的喜爱程度,会竭力取悦受众,另一方面,受众记者明星的宠爱又会纵容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还能保证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毕竟记者事实的认识难免出现偏差,如果受众不能理性看待新闻报道,就不会认真地去审视新闻,从而减弱对新闻的监督,记者出现偏差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理性应对记者明星化      记者明星的出现对新闻客观性原则是个挑战,但这并不是说记者明星就一定会破坏新闻的客观性。

出现记者明星有其客观原因,难以避免,但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理性地应对记者明星化,便能够将这种挑战化解于无形。

首先,记者自身要能够理性看待自己的工作,尤其是那些记者明星,不要因为有人崇拜自己、吹捧自己就飘飘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报道新闻就要用事实说话,尽量淡化新闻中的记者因素。

其次,新闻媒体理性看待自己记者

媒体必须明白,他们需要的究竟是名记者还是记者明星?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能过分地包装和推广自己记者,人为造就的记者明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如果违背了新闻规律,媒体的造星运动最终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最后,我们要提倡受众理性地支持自己喜欢的记者,要评事实,听道理,有自己独立的分析和思考,不要盲目地支持或反对某位记者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