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在史学批评方面的成就【谈谈本雅明的批评成就】

摘要:本文通过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一书的研读,分析了机械复制时代到来以后,艺术所发生的变化。

与古典艺术相比较,复制时代艺术的主要特点就是灵韵消失

也迫使人们从多面向的角度来挑战旧的美学观念。

关键词: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 批评成就; 灵韵消失; 美学观念      一、本雅明的一生及其学术成果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年),德国人,1924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8年撰写了代表其早期美学思想的作品《德国悲剧的起源》,此后加入了享誉世界的“法兰克福学派”。

1933年纳粹上台,本雅明离开德国,定居巴黎。

1935年,本雅明完成了集中体现其后期美学思想的力作《机械复制时代艺术》。

1940年,法国沦陷,本雅明南逃,在法西斯边境服毒自杀。

本雅明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学术成就却是硕果累累。

本雅明一生的思想轨迹至少存在着三个相关却有着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他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犹太教神秘思想家,这种神秘也跟他颠沛流离,不停地寻觅栖身之所的经历密切相关。

第二阶段,是政治承担与发现欧洲前卫艺术的时期: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摄影与俄国电影,成为它主要关注的媒介。

本雅明设法让他的批评力量为社会变革服务,并放弃了艺术自主的观念。

第三阶段倾向于重新确立审美自主和神学基础。

也有学者从美学角度给本雅明的思想从三个方面做了分类:①灵韵与形式:艺术的历史辩证法;②寓言:现代艺术的本质――机械复制时代;③震惊与现代都市心灵。

(1)不管怎么分类,后者的三个方面和前者的三个阶段都是对应的。

只是表达形式不同,所要的表达的本质都是同一的。

二、“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生以及这个时代艺术的变化   本雅明拈出“机械复制时代”一词,主要是要说明艺术的变化。

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使艺术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也使艺术分为两个时代:前机械复制时代艺术机械复制时代艺术

艺术起源到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前的前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一个根本的特点是灵韵(aura)。

该词包含多种意义:①气息,神的气息进入作者,是古代灵感的了理论的核心,是作品神圣性之源;②辉光,作者因含有神的气息而发出辉光;③韵味,作品因神的气息而具有象外之象、韵外之韵。

本雅明看来,艺术起源于仪式。

因此用中文“灵韵”来译较能反应原文的精神。

“灵”显示了它起源时的神性,“韵”表达了艺术的特质,在以后的演化中,宗教性消失艺术性增长,“灵韵”就是艺术“景外之景”“韵外之韵”的特质。

灵韵艺术主要包括如下特征:一是反复制的独特性。

它突出艺术“原作”的独一无二,任何复制都意味着灵韵的减少甚至消失

二是它的完整性。

本雅明这里的完整性是指与特定的时空绑定在一起出现的艺术的完整性,是在一种特定的氛围中的艺术灵韵

三是神圣性。

这三者的统一体也就是本雅明所说的“传统结构”。

复制时代艺术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灵韵消失

首先,机械复制使作品的唯一性消失了,艺术唯一性的消失意味着完满性的分裂,从一种由唯一而来的完满经验转变为千千万万的个别体验,由于唯一性的消失复制品的到处可见、廉价可得,艺术的神圣性也消失了。

三、技术的力量和美学观念的变化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本雅明是犹太教哲学的,第二阶段的本雅明是马克思主义的,那么第三阶段的本雅明则什么也不是,他只是他自己。

(3)在“第三阶段美学”中,艺术不再是革命的立马可用的工具,但是本雅明也没有退回到古老的崇高美学

在1935年的论文中,传统经验的丧失可以被一种新的以影院为象征的集体经验来补偿。

而在他的最后阶段的著作中,本雅明怀疑这种可能性,在讲故事或抒情诗的领域中也看不到类似的替代物。

但,本雅明走向“真理”的美学方向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他的美学是一种坚持美必须与真理相关的艺术哲学。

只不过是在三个不同的时期,“真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而其基本结构却始终保持不变。

这也是批评家阿多诺对本雅明的真理维度多有批评的原因。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本雅明通过对现代都市以及波德莱尔的研究,提出了“震惊”这一美学概念。

本雅明来说,震惊是现代人对现实的感受特点,同时化为现代人特有的心态。

艺术把这种震惊作为自己的内容,震惊就能成为一个最能反映现实的美学范畴。

本雅明震惊的经典论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震惊的生产及普及化,二是震惊与现代人的关系和对现代人的改造。

从第一个方面来说,技术的力量产生震惊并把震惊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第二个人方面说,震惊与人的关系,又是人的一种异化。

也就是在“震惊”这一美学概念的探索中,艺术现代性得到了某种肯定。

本雅明批评,可以说是建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放射性的系统,便于我们能同时以个人的、政治的、经济的、戏剧化的、日常化的、历史的和哲学的观点来欣赏和解读一切艺术

本雅明理论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解决好批评的本土化进程、视觉经验的广度、批评的新意、批评的标签和说法等与本国的批评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机械复制时代艺术》 [德]本雅明郭东编译 重庆出版社出版.   [2]《机械复制时代艺术》 [德]本雅明郭东编译 重庆出版社出版.   [3]《机械复制时代艺术》 [德]本雅明郭东编译 重庆出版社出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