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农业的特征、模式及意义

【摘 要】20世纪以来,相对传统农业来说,现代农业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发展现代农业,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基础上,针对现代农业特征模式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农业 特征 模式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新的解析。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并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七个层面作出了安排布置,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视程度可见非同一般。

一、现代农业特征      与传统农业比较,现代农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现代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

随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推广,农业生产大规模采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使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程度空前提高。

如近年来基因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现代农业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

我们知道,农业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农业就是种植业,广义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业。

我们要发展现代农业,就是广义农业的现代化。

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现代农业将实现由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草地森林,陆地向海洋,初级农产品生产向食品、生物化工、医药、能源等多种产品生产方向拓展。

第三,现代农业是以高素质的农民和企业家为经营主体的集约型产业,因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所以农业劳动者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

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由于现代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量农业劳动力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去,如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总人口和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一般都在10%—15%之间。

第四,现代农业是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农业

比如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农业从业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美国、法国农民人均产粮是我国的50倍,人均产肉是我国的100倍。

第五,现代农业是以生产生态、生息三者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产业。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切实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作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调发展

二、现代农业模式      外向创汇型农业模式

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利用区域优势,采取政策扶植龙头企业或者吸引外商投资,重点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畜家禽和特种水产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积极纳入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

龙头企业带动型的现代农业开发模式

就是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的分散于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开发经营活动中去。

这种由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在基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产业化开发的运行模式,是目前国内的一种主要模式

农业科技园模式

这种科技园区,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等投资兴建,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资金、各种设施,集成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新设施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园区如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因地制宜的园艺农业模式

在充分考虑市场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适宜当地区域条件和发展水平的产业和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发展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