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基质育苗技术在蒜套棉上的推广应用

营养育苗技术从外地引进鱼台县,使鱼台的棉花发展有了一个巨大的提高,麦套棉、蒜套棉产生了双高产效应。

而当前棉花基质育苗技术的引进推广,又大大改变了棉花的生产方式、生产质量、生产效能,提升了科学植棉水平,推进鲁西南地区特定的蒜棉套种模式的现代化进程,让农民从繁琐的植棉进程中解放出来,满足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的新时代需求。

1 棉花基质育苗栽培新技术   1.1 棉花基质育苗营养育苗的技术对比   营养钵用的介质以土为主体,营养育苗栽培技术虽然比一般的棉花栽培增产10%以上,霜前花率和品质都有所提高,但是,以土为介质的大量钵体要多用,劳动强度大。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致使棉花营养育苗出现了严重的技术退化和老化现象,营养钵的备土、建床、打钵、装运、打洞、下钵、病害等,已经阻碍了棉花的生产发展,让农民失去了植棉的积极性。

棉花基质苗的栽培技术就弥补了营养育苗的缺陷,既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棉花品质,又提高了棉花产量,缓解了农村劳动压力。

1.2 棉花基质育苗的优势   多年的实践证明,基质育苗技术有三高五省的效果,三高为苗床成苗率高达96%以上;大田移栽成活率高达98.5%以上;大田种植产量高比营养育苗高10%。

五省为苗床育苗面积节省50%,种子节省50%;育苗时间节省3~5d;移栽轻便,省劲;育苗移栽省工60%,劳动强度减轻了;育苗总成本大大减低,缓解了农村逐渐减少劳动力带来的压力。

2 棉花基质育苗技术播前准备   2.1 选择棉种   我们当地的棉花种植方式为蒜棉套种模式,为达到双高产的目标,一般都用国审或省审的优质高产抗病抗虫杂交棉,适合基质育苗推广的品种选择中晚熟的杂交品种。

2.2 基质选择   选择大厂家生产的,质量有保证,有蛭石介质的为好,保水、导热性能好,富含营养,质地疏松,安全放心。

2.3 育苗穴盘   棉花育苗穴盘一般尺寸为长56cm,宽32cm,盘的孔洞大小多少不一。

经过多年的试验推广研究,以181个孔的穴盘最为适合蒜套棉的应用。

因为套种棉的移栽是个大问题,70孔和128孔的穴盘生产出来的基质苗不易盘根,而181孔的穴盘容易盘根,盘面棉苗苗量多,便于提放穴盘移栽移栽基质苗根系中盘有部分基质,易于大田棉苗的成活。

3 棉花基质育苗关键技术   3.1 建床   工厂化育苗,生产场地比较集中,有大拱棚和大型的温室大棚,苗床好整顿。

而分布在农村的一家一户分散型的育苗苗床可建在房前屋后,位置要背风向阳,地势高亢,取水和排水要方便。

工厂化苗床有固定的尺寸,好管理,而分户型的苗床,宽120~150cm,床深10cm,长因地而异,床底要平整。

在床底铺一层薄地膜,防止棉花主根穿入地下,影响侧根的生长,不易于穴盘起苗

3.2 备种   下籽前要晾晒棉种,促进种子完成后熟,增强种子活力,不要暴晒,挑出小粒、烂粒,提高成活率、成苗率。

3.3 参基质   把基质堆放于铺有雨花布的平地上,喷适量水,手抓成团即可,不用参入其它的肥料,以防烧苗。

3.4 基质装盘   把参好水分的基质装盘,刮平盘面,依次在刮平穴盘上放上空的穴盘,装入基质刮平盘面,整齐码放成摞,装好的10个基质盘为一摞,用1个穴盘大小的木板在这一摞基质盘上用力地平行下压,压出播种穴,便于后面的下籽。

3.5 穴盘下籽   精选好的棉籽,尖部往下,大头往上,放入压出穴的基质盘里,下籽要细心,不要有空穴,减少空穴率。

下好籽的基质盘上再撒一层基质刮平待用。

3.6 摆盘上床   下籽后的穴盘整齐摆放在苗床育苗架上,穴盘边缘相互重叠,盘面衔接要紧密,不留缝隙。

全部摆放完毕,再均匀地撒一层基质,厚度2~3cm,刮平,防翘根,保温、保水易出苗

3.7 浇水   可在穴盘上面直接雾化喷水,也可把水浇入穴盘底部,喷透为准。

3.8 苗床管理   浇水后,为保温、保湿,可在苗床上铺上薄膜或草栅子,在出苗前一般不用浇水

棚内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3~5d即可出苗

出苗后及时揭膜,以防烧苗。

由于穴盘基质用量少,保水能力差,易缺少和营养不足,苗床管理主要是补水和补充营养

出苗后不要缺水,子叶展平时,喷施100的促根剂。

当幼苗生长出1片真叶后,按每50kg水加入磷酸二铵5~10g,充分溶解,与水一齐灌入苗床底部,其他肥料不要用,以防烧苗。

栽前7d要炼苗,炼苗以红茎过半、白根抱团、叶色深绿为原则,要求红茎比为50%以上,此时根团形成,抱团紧,易起苗

3.9 起苗   工厂化育苗的供苗一般有起苗和运盘2种,起苗是方便长距离运输的棉田,而棉田就在附近的大田地可以直接运盘回家,一人打洞一人提放基质穴盘移栽,方便至极。

分散式家庭育苗的,就更方便了,可直接运盘到田间移栽,过去营养育苗形式的二人1d只能移栽667m2,而现在的基质育苗一人1d可以移栽0.13~0.2hm2,省工、省劲、省时。

3.10 栽后管理   栽后及时浇足定棵水,及时查苗补苗,与营养育苗一样管理。

棉苗返苗快,这个时候,基质苗比营养钵苗发育的快、早,可提前10~15d,活棵后结合大蒜浇水,巧施苗肥,2~3kg/667m2尿素水泼浇,弱苗多浇,旺苗少浇或不浇,平衡棉苗生长。

缓苗活棵后,6月初及时喷施助壮素或缩节胺,每667m2用缩节胺0.5g兑水15kg喷施,使叶色变浓,茎秆不变形,防旺长。

防治虫害,有蚜虫、蓟马、红蜘蛛、地老虎等害虫。

及时收获大蒜,收获大蒜时尽量爱护棉苗,造成棉苗松动的及时踏实。

大蒜收获后及时浇水施肥,每667m2施干鸡粪75kg、尿素5kg、钾肥1.5kg、硼肥1.5kg。

现蕾初期化调1次,6月底每667m2用助壮素或缩节胺1g兑水30kg喷雾。

蒜套棉苗期主攻目标:壮苗早发。

长势长相:植株墩实,宽大于高,茎粗节密,红绿各半,叶片平展,大小适中,叶色青绿;顶心凹陷,日增长量0.3~0.5cm,现蕾时株高18cm。

中后期的棉花管理等同于营养育苗的管理,只是要注意:基质苗发棵早,根系浅,易早衰,因而要加强氮肥后移、喷施尿素水等综合措施,防治后期的棉花早衰。

4 棉花基质育苗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基质育苗技术在鱼台县推广5a来,先后在清河镇的杜。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