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治疗颅内血肿的初步体会

作者:徐俊法 曾劲松 郭义君 杨德林 顾忠民 徐斌。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内镜辅助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手术方法。 方法 在内镜辅助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18例。 结果 治疗慢性硬膜血肿10例,硬膜血肿4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感染,无出血,无死亡。 结论 内镜治疗颅内血肿是安全的、可靠的,但选择好手术的适应证,是保证手术质量和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内镜;颅内血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仪器设备不断完善,人们已可以用其来处理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疾病。我院从2002年8月开始,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借助内镜微创治疗颅内血肿取得了一些初步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2年8月~2004年2月应用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血肿18例,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33~85岁,平均65岁。

1.2 血肿分类 慢性硬膜血肿10例;硬膜血肿4例;高血压脑出血4例。

1.3 手术方法 根据血肿类型,如硬膜血肿、高血压脑出血,在局麻下手术,不配合者可加基础麻醉。先在血肿相应部位的颅骨表面钻孔,扩大骨窗至直径2~2.5cm,插入内镜,边冲洗边吸除血肿,术毕置多孔引流管一根,外接消毒手套。根据引流量持续引流24~48h,复查CT血肿20ml即可拔除引流管。

慢性硬膜血肿,钻孔一个,不必扩大骨窗,内镜冲洗,如有残余凝血块给予吸除,术毕常规引流即可。

1.4 仪器设备 内镜为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硬性工作镜(VE—II型侧视式脑室镜、VE—III型直视式脑室镜)   2 结果。

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一年随访,偏瘫有明显恢复,肌力达3~4级。4例硬膜血肿、10例慢性硬膜血肿术后恢复良好。18例均无颅内感染,无术后再出血,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慢性硬膜血肿应用传统的钻孔冲洗引流术即可达到手术目的,临床效果也很好,但特殊病例除外(如分隔型血肿)。本组10例慢性硬膜血肿内镜辅助下,观察8例血肿腔内无特殊变化,血肿包膜内壁光滑,无渗血。1例可见片状凝血块附着在血肿包膜内壁上,无法冲洗掉,在内镜引导下,可轻轻吸除。另1例可见血肿腔内有干丝瓜络一样的纤维网状分隔,但并不完全如Hellwig等所报道的分隔型血肿 [1,2] 。借助内镜可吸除分隔样组织纤维。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