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合理运用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辅助用药方法。[方法]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临床观察40例A组,并与采用静脉注入曲马多40例B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min)比较: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2、4、8、12、24h 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前使用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能够增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超前镇痛 布托啡诺 酒石酸

超前镇痛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的一种措施,可防止神经中枢敏感化,减少和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1]。临床麻醉中用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经常出现阻滞不全,加之骨折手术患者精神紧张,患处疼痛,常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我们在术前使用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以探讨合理运用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辅助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ASAⅠ~Ⅱ级,年龄27~48岁,体质量45~75kg。患者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方法)的禁忌症,无心、脑、肝、肾系统或神经源性疾病,未用过止痛药,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

1.2; 麻醉方法; 全部病例术前6~8h禁食,3~6h禁饮。患者术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监测ECG、HR、SpO2、Bp,开放静脉通道,A组静脉注入曲马多100mg,B组注入酒石酸布托啡诺1ml(1mg),5min后2组患者均采用肌间沟阻滞法,行臂丛神经阻滞,分别注入0.3%罗哌卡因25ml,密切观测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手术开始前A组再次静脉推注曲马多100mg,B组再次静脉推注酒石酸布托啡诺1mg。术中患者均给予面罩吸氧,必要时给予辅助呼吸。

1.3; 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术后2、4、8、12、24h分别用100m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4分为轻度疼痛,5~6分为中度疼痛,7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

1.4; 麻醉满意程度评价; 满意:无需辅助镇痛或需小剂量辅助用药(咪唑安定≤5mg);不满意:需追加神经阻滞、局部麻醉或大剂量辅助用药(咪唑安定5mg)。

1.5; 观察指标; 术中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后2、4、8、12、24h镇痛效果和术后24h内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情况。

1.6;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或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AP、HR、SPO2的变化; 两组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min)比较: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比较(略)。

A组与B组相比,*P0.05。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