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书母子情,樱花开时等妈妈归来]江门樱花谷体验

一次捐助,延续一生亲情   李波出生于四川平武县豆叩镇山上,家境十分贫寒。

2006年,李波以全县第3名的成绩考入国家级重点高中――绵阳南山中学。

李波是考清华的苗子,学校为他减免了学费,但是每月100多元的生活费,仍如磐石般压在他的心上。

有天,班主任叫去李波说,“有位台湾的女企业家打算资助我校10名同学,你愿意报名吗?”   犹豫了片刻,李波答应了,即使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

2006年11月19日下午,钟俐悦来到学校,并提出和她资助的几个孩子见个面,李波忐忑不安,发言的腹稿准备了又准备。

眼前的阿姨,五十出头,慈眉善眼,亲切温和,没有丝毫老板的架子,她坐在同学们中间,就像长辈跟晚辈们拉家常。

钟俐悦细心体贴,剥了几个桔子,一一递到同学面前。

适才的局促和紧张一下子稀释了,空气里流淌着浓浓暖意。

见面会结束,桌子上还剩了很多水果,钟俐悦亲自将水果均分,递给了同学们。

李波收到两颗苹果、两个橙子。

钟俐悦上下打量了他一下,关切地说,“你太瘦了,要注意营养。

”   李波不好意思地说,“我努力!”   钟俐悦就要走了。

李波突然有种感觉,他觉得自己的命运可能会和这位阿姨发生交集。

因此,当她走近车子时,李波拨开人群飞奔过去,拦在钟俐悦跟前,“阿姨,无论如何,请留下您的地址!”   钟俐悦微笑,大大的问号写在脸上。

“我想给您写封信,表达对您的感激!”李波红着脸说。

钟俐悦再一次打量这个瘦而清俊的男孩,取出纸笔,写下了自己的地址和电话。

钟俐悦台湾台中市人,祖籍在大陆。

她和丈夫一直在台湾经商,赚下显赫身家,他们思念故土,一直有个心愿,退休后到大陆走走看看。

这个愿望终于在1998年得以实现,两人来到成都,投资在温江工业园区开了一家防水设备公司。

2004年7月5日,钟俐悦在广元朝天区创办一所希望小学,160个小孩从此有了宽敞现代的校舍。

之后,她又联合在四川的台商,帮助乐山、金堂等地的农村妇女走上富裕之路……   这是班主任提供的钟俐悦资料。

李波感动了又感动

他连夜给她写了一封信,信的末尾这样写道:钟阿姨,您给了我们帮助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平等交流的机会,这种被尊重的感受,我深深感动……   李波根本没有想到,短短一周后,他就收到了钟俐悦的回信。

然而,这种“被尊重”的感觉,李波并没有完全得到。

他的贫穷和被资助都成了一些同学冷嘲热讽的话题。

李波的情绪因之十分消沉,打着手电筒写了一封信,向信任的钟阿姨倾诉。

几天后,钟俐悦的信如期而至:小波,贫穷并不是哪个人的错,更不是被别人看不起的理由。

只有不懂得努力,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来才应该受到人们的耻笑……送你一句话:有信心,有毅力,有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字字珠玑,如大片光明倾泻而下。

李波寄出信后,钟俐悦仍是不安,这个年龄的孩子,叛逆冲动,若处理不好情绪出口,谁知会出现什么问题。

她决定单独找李波谈一谈。

2007年4的绵阳,樱花灼灼。

李波正在上语文课。

窗外闪过一个身影,她的目光在同学当中寻找着,最后落到了李波的身上。

李波无意中回头,和钟俐悦目光交接,喜悦、激动、紧张,钟俐悦示意他专心听课。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李波飞奔到钟俐悦面前,激动得不知所以。

钟俐悦李波并肩走过一条林荫道,阳光滤过浓密的梧桐叶,钟俐悦悠悠地说,“小波,实话告诉你,钟阿姨过去也很穷,小时候连饭也吃不饱,四处打拼辛劳,才有今日成绩。

经历是最可贵的资源,无论贫穷或富贵!都不要自怨自艾。

”   钟俐悦的话浸润着李波的心田。

她的眼睛纯真、安静、慈祥,闪烁着睿智善良之光。

李波钟俐悦的书信,从未间断。

那些朴素的黄信封,轻柔的白信纸,字斟句酌的叮嘱和鼓励,如一位智慧温厚的长者,陪伴李波成长。

2008年5月,大地震不期而至,老家房屋坍塌,田地毁坏。

接着,一个坏消息传来,李波的父亲七天七夜没有入眠,茶饭不思,神情恍惚,最后昏迷在帐篷外面。

李波焦急万分,将父亲接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可住院费至少要交六七千元!李波一时陷入困境,只得向初中的校长和班主任求救,他借到了钱!父亲的生命保住了。

一个月的学业耽误,直接影响到李波的成绩,想起对钟俐悦说起的清华梦,李波十分担忧,他只得写信说明情况。

看到信后,钟俐悦热泪盈眶,她赶紧回信:   每次看到你信,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你是那么一个充满感情,又很阳光的男孩子,我很喜欢你有这种个性。

人生的艰难和折磨,都是一种考验,就像一支剑,要经过大火的锤炼,拷打,磨刀石的磨砺,剑才会锋利,一块璞玉要经过打磨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钟俐悦在这封信里消除了李波对清华梦想的担心,同时邀请他2009年春节和她资助的其他同学一块到成都的家里玩。

李波将消息传给同学们,大家欢呼雀跃,早早开始准备成都之行,利用空闲的时间,折叠千纸鹤,他们准备送1000支千纸鹤给钟阿姨作为春节礼物。

2009年正月初一,李波和4名同学来到成都

钟俐悦盛情接待这五名孩子,还邀请了众多好友一起带他们去天府广场、宽窄巷子游玩。

李波第一次坐轿车、第一次乘电梯、也第一次在城市的洋房里过春节,他的喜悦,通过明亮的眼睛,传到钟俐悦心里。

当爱已能反哺,生命却走进尾声   再见时,高考已经结束。

李波落榜清华,考入四川农业大学。

钟俐悦为排解李波的自责和郁闷,决定带他去武汉放松一下。

眼前是波澜壮阔的长江,高考的阴影被震耳的江水席卷而去。

钟俐悦大声说,“小波,你的生命已经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考上什么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以宽阔的胸怀接纳扑面而来的新挑战……”   忽然,她弯下腰,手按腹部,情态十分痛苦,李波蹲下身,只见钟阿姨脸色苍白,双目无神。

李波以为她太累了,赶紧拦车回到饭店。

钟俐悦躺在床上,转瞬沉沉睡去。

李波一个人跑出饭店,在华丽的城市里转着,明天就要回四川了,他想买一份礼物送给钟俐悦,转了好几条街,终于找到了一家心仪的饰品店,选了一款有着康乃馨图案的装饰表。

接到李波的礼物,钟俐悦感动得热泪盈眶。

她说不出一句话,因为此时体内剧烈的疼痛像毒蛇一样啃噬,李波也不明白,平日里个性豪爽、做事干练的钟阿姨,突然变得如此疲惫不堪?   钟俐悦之于李波,像母亲对儿子一样,隐忍了所有的痛苦。

2009年12月,钟俐悦的丈夫不幸逝世,得知这个消息,李波专程赶往成都钟俐悦

他并不知道,此时的钟俐悦,已到胃癌晚期,她经常飞台湾治疗,公司无力打理而荒废,因长期致力于公益,没有多少积蓄,高昂的治疗费顿时使她陷入绝境……   钟俐悦没有中断对孩子们的资助

她舍不得成都和孩子们,治疗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她都在成都

2010春季开学时,李波回到川农大,他的脑海里满是钟俐悦虚弱的身影,她难道得了什么病?李波胡思乱想,便写信叮嘱她按时吃饭、照顾身体。

同时他提出,不再接受她的资助,“我正式从你手里接过爱的接力棒,帮助更多的人!”   听到信封落进邮筒,李波开始等待回信。

这期间,他参加了学校的勤工俭学团,身兼卖报纸、送牛奶、卖手机卡等数份活儿。

月底,他的信被退了回来。

顿时,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心头,李波通过成都台商协会,辗转了解到钟俐悦的情况。

原来,她在半年前,也就是带他去武汉的时候,就已查出得了胃癌,如今去了台湾治疗。

噩耗和悲伤同时袭来,但李波仍不愿意相信,善良、乐观、坚强的钟阿姨,怎会跟癌症沾上边。

于是,又给她写了封信,可是天长水阔,不知寄往何处。

母子深情,时空难以阻隔   不久,李波创办了勤工俭学平台,让众多贫困同学有了工作机会。

他的勤奋、智慧和爱心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誉,被评为校园“爱心之星”。

那天,他站在领奖台上,心中只有一个心愿,期望他的钟阿姨坐在观众席,分享他的荣誉。

第二天一早,李波终于接到那个日思夜想的电话,“小波,我得了点小病,回了趟台湾,刚到成都,赶紧给你打个电话。

”   李波的泪水喷涌而出。

次日清晨,他请假来到成都,“人患上了重病最需要有亲情的关怀……钟阿姨的儿子远在美国,丈夫离去,我要去多陪下她,帮助她战胜病魔。

”一路上,李波不断重复这个念头。

开门的是保姆,钟俐悦正坐在轮椅上看书,见到李波时,惊喜得掉了手中的书。

李波快步走到她面前,他还接受不了坐着轮椅的钟阿姨,蹲下身握着她瘦削的手,心痛得窒息。

小波,我一直将你当儿子看待和挂牵,我有个心愿,一直压在心底,想在今日说出来,你不介意吧?”   李波含着泪点头。

小波,你能叫我一声妈妈吗?我有一个儿子,生在台湾,现在美国,我一直想在大陆有一个儿子!”钟俐悦的声音哽咽了。

妈妈!”李波深情呼喊,跪在钟俐悦膝前,行母子之礼。

钟俐悦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启齿向李波说自己的病情。

李波这才知道,钟俐悦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回校后,李波建立了一个“关怀钟妈妈”的QQ群,联络以前受过钟俐悦资助同学,十名同学通过互联网再次聚在一起,他们都中止了钟阿姨资助,不断通过写信、打电话和轮流探视的方式陪伴钟俐悦

做了无数善事的钟俐悦,从未想到回报。

这些知恩感恩的孩子带给她的惊喜和感动,如一朵朵清新灿烂的花朵,盛放于生命枝头。

2011年2月3日,钟俐悦因病情加重不得已离开成都成都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李波陪她到机场,通过为她专设的安检通道时,钟俐悦拉着李波的手说,“儿子,给我唱首歌好么?”   李波含泪唱到: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相知年年岁岁/咫尺天涯皆有缘/此情温暖人间……   钟俐悦在歌声中转身离去。

回到台湾钟俐悦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她和李波的联系通过护工转送才能看到。

2011年4月6日,李波又一次拨通了钟俐悦家中的电话,他心存侥幸,是不是妈妈已经出院回家。

接电话的依然是钟妈妈的侄子,他低沉着声音说,“她的病情很严重,可能只有几个月时间了!”   李波心急如焚,他不能再等了,一定要去台湾妈妈走完生命最后的岁月。

但目前只能通过旅行社参团才能前往台湾,上万元的花费让他难以承担。

如果不能在钟妈妈的有生之年和她团聚,将会是李波一生的遗憾。

而今,李波除了学习和管理勤工俭学团队外,他还在努力挣钱,争取在当初妈妈来中学校园看他的那个季节,跨过台湾海峡,给她一个拥抱、一张笑脸、一席唠叨和一场团聚。

责编/宿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