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化网格管理实施意见

村社区化网格管理的实施意见。

村社区化网格管理是以村(社)为单位,根据区域位置和人口分布情况,将村(社)划分为若干个管理网格单位,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的原则,开展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加快推进和谐村(社)建设,现就我县各乡镇开展农村社区化网格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市第四次党代会、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完善组织体系、落实管理责任、延伸服务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创新农村社区化管理,完善网格管理机制,整合管理服务队伍,建立管理服务新模式,实现社情民意无遗漏、为民服务无缝隙、村(社)管理无盲点,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充分整合基层党建、综治、维稳等力量,充分服务和联系群众,使农村村社实现社区化网格管理,实现管理更加有序,服务更加直接,极大地方便和服务群众。使每个网格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环境卫生、文化生活丰富等,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三、开展时间。

2013年4月全面启动我县农村社区化网格管理工作;同时,每个乡镇重点选择1—2个村(社)实施农村社网格管理试点;8月底打造一批农村社区化网格管理示范亮点;2014年在全县XX个乡镇的所有村(社)全面推开。

四、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服务村(居)民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寓管理服务之中,实现管理服务的有机统一,努力提高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村(社)文明程度。

(二)资源整合,多方参与。强化村(社)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整合综治、信访、治保、调解、安全、卫生、社保、民政、城管、土房、林管、水利、计生等综合服务管理资源,发挥县直机关村社“第一书记”、乡镇派住脱产干部、村(社)三职干部、社区工作者以及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平安建设志愿者等各种力量的协同、配合作用,使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结合各村(社)建设实际,区分不同村(社)类型,注重贴近村(居)民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使社区管理服务始终体现实用性和实效性。

五、工作内容。

(一)合理设置网格。按照“地域相邻、规模相当、人员相熟”原则,根据村(社)地域面积、楼栋、人口数量、驻村(社)单位等,结合村(社)专职工作者配备情况,兼顾村(居)民小组设置,科学设置网格。原则上城镇社区按照现有居民小组和小区设置一个网格农村以现有村民小组或者自然村寨为单位设置网格

(二)建立管理队伍。村(社区)主任为本辖区内网格第一责任人;村(居)民小组长为片区网格负责人;自然村寨、居民小区设网格长;网格内可由村(居)民代表、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或热心网格管理工作的人士担任网格管理员。

(三)明确管理任务。网格长及网格管理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指导和村(社)“两委”的直接领导下,协助做好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等工作

l、向网格内所有居民和驻网格内单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传达落实乡镇、村(社)重点工作信息。

2、掌握、采集网格居民和单位的基本情况。做好下情上传,及时反映本网格居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以及本网格内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3、做好辖区内群防群治工作,主动参与或配合村(居)委会处理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

4、对村(社)日常工作可以提出质询、意见和批评,参与监督村(社区工作者履职尽责情况。

(四)建立工作机制。

l、舆情信息处理制度。网格长是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网格内各项综合信息的具体责任人。包括:现场处理,登记备案;综合协调,现场受理,向服务对象反馈;突发性事件立即上报,配合处理,全程跟踪。

2、工作例会制度。网格片区负责人一般每月召集网格长和网格管理员召开一次民情分析梳理会议。村(社)党组织、居委会每季度召集一次网格片区负责人会议。听取网格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安排下步工作

3、服务公示制度。村(社)公共服务场所设置本村(社)网格区域平面图和网格划分全景图。各网格区域内醒目位置设置网格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公布网格长及网格管理员姓名、职务、责任区划、联系方式、工作内容,接受村(社)和社会、新闻媒体、群众监督。

4、民情日记制度。网格管理员通过记录社区民情日记的方式及时、准确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工作情况。

5、巡查走访制度。实行“12345”工作法,即“一巡查,二走访、三必到、四必访、五必报”。具体为网格管理员每日到网格巡查一次;一般家庭户每年走访两次;对发生突发事件、居民有特殊困难、邻里矛盾纠纷必到;每月对困难家庭、流动人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社区矫正对象、精神病人、五残一劣人员等必访;对不稳定因素、不安全隐患、外来流入人员等必报。

6、工作评价制度。村、社区每半年对网格工作开展一次工作总结评价;乡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工作总结评价。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乡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要将开展社区网格管理试点工作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创建和谐社区、实施惠民工程、完善村(社)服务管理体制的重要手段,摆上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制定试点方案,落实专人专职专抓。各村(社)要结合自身实际,抓紧调查摸底、设置辖区网格、广泛宣传发动、迅速启动农村社区化、网格管理服务试点工作

(二)强化工作保障。要着眼长效,增强实效,建立工作保障机制,乡镇党委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要按照村(社)网格设置情况、配置要求,配足乡镇村(社)专兼职工作者,确保人员到位。各村(社)要按照“工作有场所、对外有牌子、资料有专柜、活动有记录”的要求为网格工作提供切实保障。同时,要建立乡镇网格管理员定期培 训制度,乡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开展对网格长和网格管理员的集中培训、交流学习。强化经费保障,乡镇党委政府及村(社)两级要为社区网格管理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三)强化考核奖惩。乡镇党委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要把农村社区化、网格管理纳入年度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与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同推进、同考核。将农村社区化、网格管理工作纳入平安乡镇、和谐村(社)创建考核。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社)工作者考核奖惩制度,把网格内的群众对网格长及管理员的认可度、满意度作为重要评判标准,通过考核与报酬、任用挂钩,确保农村社区化网格管理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