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到减的华丽转身

京能集团华丽转身,得益于行业的快速成长,更受益于决策者不失时机地战略调整。

毕业论文网      一家公司的增长速度如果达到30%,就被称之为高速成长的公司

深圳京能集团的企业资产则从5000万元发展到10亿元,成为深圳市成长速度最快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1996年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挥旌南下,投资成立京能公司朱亚萍被任命为京能公司的总经理,从此开始了她在京能公司的创业历程。

实业加资本      “疯狂”一词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位清秀的南方女子。

但用“一路狂奔”来描述朱亚萍的创业经历并不为过。

媒体惊呼董事长朱亚萍创造了现代企业超速发展“神话”。

从开始的一家公司发展到参股、控股9家企业的集团公司朱亚萍带着京能人奔波各地,公司业务扩展到电力电子、节能环保、计算机通讯、工业园和酒店等多个领域业务。

这一过程中,朱亚萍走南闯北、马不停蹄,拓展业务、提升效益,她敏锐地察觉到实业与金融、技术与资本结合将带来的增长点。

1997年京能成立国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国有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之一,致力于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以及利用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途径。

2000年,国成公司向上市公司中核苏州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转让深圳市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4%的股份,获得了1000多万元收益,为公司的资本经营成功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进行资本市场创新的同时,朱亚萍意识到企业发展的根基终究是实业。

京能近10个重点跟踪项目,涉及光通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实业领域,正是实业与资本的双头并进,使得集团资产规模增至10亿元。

减法的逻辑      节能环保是时代的强烈要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2009年年底,京能集团变更为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子公司――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弘扬“中节能”品牌形象,并在深圳、珠三角乃至更广泛的地区使“中节能”的名字更加深入人心。

然而,不仅仅是名称及其平台的转变,朱亚萍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即促进深圳公司所在地区节能环保事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深圳公司在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在新集团新战略的指引下,王小康对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公司作出规划,“下一步的根本任务是要加快发展,在2010年彻底实现转型。

深圳公司的未来主业就是低碳经济的创业投资,在投资中要力争做到良性滚动发展”。

朱亚萍说,“近几年来,公司致力于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主业投资,在城市污水处理、绿色照明、太阳能及生物质发电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在扩张的版图上,位于句容市的南山农庄生态园(即怡景湾度假村)是京能人颇为自豪的一步。

2006年深圳京能集团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南山农庄生态园,成为国际级的生态示范农庄,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7年经过多家媒体和机构评比调查、审核,南山农庄生态园荣膺首届“中国十佳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园”称号。

在新形势下,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公司毅然放手怡景湾度假村这部分效益良好的非主流业务,将发展主力集中在节能环保投资服务上。

投资建设深圳京能科技环保工业园,是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公司投资1.5亿元,响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并主业靠拢的一大力作。

与思达仪表、五洲龙汽车、兴日升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相连,工业园所有建筑均采用低能耗、无污染、高性能的再生建筑材料,宿舍楼的屋顶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并对入园企业提出很高的要求:必须符合环保要求,有确实可行的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朱亚萍眼里,作为国有企业应该有“质”的保证,必须严格符合上述要求,才被允许入园。

这一执着的经营理念并未阻挡专业化领域业务的开展。

7月30日工业园迎进了第一家企业―深圳京能电讯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的减法是为了更好、更深入地做精、做专主业,实现公司的二次飞跃。

至此,京能集团实现了华丽转身,而中节能深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将以崭新的形象,应对中国节能环保行业与深圳城市经济的发展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