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窄性心包炎43例的外科治疗

作者:许瑞彬,王启,任清泉,吴风琴。

【关键词】 心包炎,缩窄性外科治疗。

【关键词】 心包炎,缩窄性外科治疗。

1临床资料。

199406/200212,我科收治缩窄性心包炎43(男31,女12)例,年龄13~65岁,病程6 mo~8 a,平均38 mo,1 a内心包积液史16例,结核病史10例,胃癌病史2例,心包转移性腺癌而未找到原发灶1例,左上中心性肺癌心包转移2例,肿瘤术后放疗史7例,细菌性心包炎史2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 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乏力、腹胀、食欲下降. 主要体征为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腹水、双下肢水肿、心率增快(≥90次/min)、脉压差缩小(≤20 mmHg, 1 mmHg=0.133 kPa),心尖搏动消失、心音遥远,胸水者7例. 心电图示ST段改变40例,心率失常11例. 周围静脉压18~52 cmH2O(1 cmH2O=0.098 kPa),合并糖尿病6例. 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正中切口行心包大部分切除术,1例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行心包内左全肺加心包切除. 心包增厚3~15 mm,心包内局限性积脓者15例,干酪样坏死物质8例,心包钙化者4例,房室沟内有环行缩窄者7例. 右室流出道撕裂1例,术后心率失常3例. 术后早期中心静脉压平均下降13.5 cmH2O. 围手术期死亡1例系放疗患者,1 a内死亡3(左中心性肺癌2,转移性腺癌1)例,死亡率9.3%. 余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心功能多恢复至Ⅰ, Ⅱ级.

2讨论。

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并不完全清楚,非特异性的原因占首位. 本组经病理证实结核性10例,占23.26%;非特异性21例,占48.84%;癌性及放疗所致12例,占27.90%. 心包组织病理检查是鉴别心包病因的重要方法.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和放射治疗强度的增加,胸部放疗已成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之一[1].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