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万能险三大注意

万能险究竟如何万能?在投资市场一片低迷的时候。

万能险起码具有账户保底的功能。

这也成了吸引投保人的地方。

可是,万能险的受众并非适合所有人。

在年龄、经济条件等方面有较大的限制。

盲目的投保只会造成经济的压力甚至保费的损失。

下载论文网 如今,投资市场几乎一片黯淡。

而在保险产品中,一些具有“保障+保本投资”功能的险种倒是受到了一些青睐,这或许是投资无门时的另一条出路。

万能险就属于这类产品。

虽然其收益率已经从最高点降至4%—5%,但是,由于保监会要求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中保证利率不低于1.75%,而不少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将3―5年内的保底收益率定在2.25%、2.5%左右,所以,投保人注入投资账户中的资金起码不会亏损。

这也是众多投保人选择万能险的原因之一。

那么,这种万能产品是否适合所有人呢?我们不妨从产品本身的特性出发,再做推敲。

万能险如何“万能”      万能险是一种新型的人寿保险产品,这就使它具备了寿险“死亡给付”的保险责任,这也是万能险具备的最原始的功能。

对被保险人身故、残疾等保险事故给予保险金额,是万能险提供的基本保障

不过,万能险不同于一般寿险产品。

灵活性不仅仅体现在投保人可以定期改变保险费金额、可以暂时停止缴付保险费,而且还可以改变保险金额。

与传统的寿险产品相比,万能险最大的不同在于保单所有人有一个独立账户

投保人缴纳保费后,保险公司先扣除一些前端初始费用,如保单管理费、风险保险费等,再将余额注入投资账户进行理财。

投保人可不要小看了这笔初始费用,其比例高低直接关系到你的投资成本有多少。

这种前端费用一般呈现递减的趋势,第一年被扣除的比例最高,其后依次递减,最终可能为零。

也就是说,第一笔保费投资利用率最低,保费中真正可以注入投资账户的比例并不高,可能只有50%甚至更低,而其后依次递增。

不少保险公司设计的产品在第10个保单年度以后,初始费用为零。

每个月,保险公司都会公布投资账户的收益率,供投保人参考。

投保人可以根据收益率的走势选择多缴纳保费或是暂时减缴、停缴保费,以获取最终更高的收益率。

这也是万能险较其他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的优势所在。

那么,既然万能险有保费灵活、保障可选的优势,是否适合所有人投保呢?      选择万能险有讲究      每一个保险产品都有其适合人群,万能险也不例外。

受其产品特征影响,万能险的受众一般需要满足以下三大条件:      年龄不能太大   个险销售渠道的万能险中,投保人被扣除的初始费用中有一项风险保险费,即保险公司用于支付保险保障费用

这一费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如男性11—32岁,风险保险费每1000元保额每月只需要扣除0.1元以内,到了58—74岁,这一费率就在1—5元之间,75—82岁,费率就在5~10元之间,相差很大。

例如,一位投保人购买万能险,每年要缴保费1万元,保额为20万元

如果他是30岁,那么经保险公司计算,每年要从他所交的1万元保费中扣除风险保险费252元;如果他是60岁,则每年要被扣2494元。

扣除的保费越多,注入投资账户的资金越少,可能的收益也就越低。

所以,一般不建议45岁以上、特别是60岁以上的投保人选择万能险,他们的保单成本太高了。

由于万能险初始费率的存在,所以,想要将年保费大部分甚至全部注入投资账户,起码需要5—10年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投保的前几年中投资本金有限的问题。

投保后的3~5年时间内,万能险所能实现的收益不会很理想。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比较,假设一个投保人年龄50岁,另一个30岁,两者的保费完全相同。

如果两份保单均到80岁结束,那么前者只拥有30年的账户积累时间,而后者拥有50年。

对复利效应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相差的20年可能让你的账户价值天差地别。

所以,如果投保年龄过大,其账户的积累时间就不会很长,最终的收益情况也就比那些投保年龄较轻的人少了许多。

这样一来,万能险的性价比自然下降不少。

另外,万能险的保费并不低廉。

那些已经进入退休期的老年人,首先需要的是医疗、养老方面的资金保障

此时再将大笔资金投入万能险,可能会造成现金断流危机。

一旦发生疾病,需要大笔诊疗费用,就不得不断供保费了,这可能导致保单最终终止。

又或者保单持有人中途选择退保,不仅需要负担退保费用,还无法拿回初始费用

这些对投保人来说都很不划算。

资金不能太紧   万能险的保费较高,对于那些工作刚刚起步、或已经进入退休准备期、退休期的人群来说,可能无法负担。

以某保险公司的万能险案例为:30岁男性投保保额20万元保障万能险(60岁以后降为5万元),年缴保费6000元,需持续缴纳20年。

如果60岁以前身故或全残,可获得20万元+账户价值的保障,60岁以后可获得5万元+账户价值的保障

与其他寿险产品比较,身故、全残基本保障额度并不高,倒是每年1万元、持续20年的保费投保人的经济要求较高。

对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工薪阶层来说,家庭年保险金支出不应超过1万元左右。

这时候,不妨先考虑保障至上的产品,如定期寿险、消费型重大疾病险等等,待到收入增加,结余丰厚时再考虑一些返还型的产品,或是投资类保险产品不迟。

就如同保险专家一直强调的那样,保险的功能在于保障,而非投资

如果在你心中,保险投资的功能远远超过其保障,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其次,万能险不仅保费较高,且缴纳的期数较长。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万能险想要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需要保单持有人坚持5年以上时间,这就造成了一笔不小的“冻结资金”。

对于那些成长期家庭来说,可能有更需要这笔资金的地方。

所以在投保前,消费者不妨问问自己:我可以每年有足够的结余负担保费吗?在支付了保费以后,我的流动资金会出现问题吗?如果缴费期长达10年、20年,我能够坚持吗?在账户收益率不理想的时候,我还能够一如既往地缴纳保费吗?   当你对万能险提供的保障、收益以及你需要付出的保费、时间价值等都有了明确的了解后,再选择投保不迟。

投保人需要牢记,在保单前几年选择退保成本甚高,且账户中现金价值的积累刚刚起步,无法取得理想收益。

投保万能险好比一个持久战,持续稳健的资金流是保障最终受益的必要条件。

投保后不能不闻不问   不少投保人购买了保险产品后,将其一丢了之。

万能险可不能这样。

如果投保人只是按期缴纳保费、对保单价值、如何调整保障金额不闻不问,那么万能险就失去了“万能”的意义。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30岁的终身寿险(万能型)投保人,可以选择在其子女考上大学之后每年提取一笔教育金,再待其年老退休后领取一笔补充养老金。

他还可以选择递减或递增式的保障金额,在年龄增长的同时享受较低或是更高的保障;在资金流出现问题时暂缓缴纳保费或使用保单贷款的功能,以银行贷款利率借出最高保单价值70%的资金用于周转等等。

这些都有助于保单所有人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也是他们购买万能险可以享受的权利。

而如果投保人什么保单权利都不享受,只是一味地缴纳保费,待身故或保单到期后领取保险金额,那就无法体现万能险的特色了。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