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和强国 2008奥运金牌值多少钱

陈昭论剑 陈昭・人民日报海外版国际与体育部主任      尽管我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第一,但实际上,我们体育强国的目标还很远。

最近读到一位中国军事专家的文章,心灵上极大震动。

今天,中国的GDP仅次于美日,位居世界第三,出口也超过德国坐上世界第一的交椅,但是,如果按人均GDP排位的话,中国将远远落后世界数十个国家,排在50开外以后。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大清帝国的GDP占世界的33%,而英国仅占5%。

清朝军队当时有100多万,而进攻虎门的英国舰队只有4000人,结果拥有100多万军队的清朝和英国4000人远征军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94年,中国的GDP是日本的9倍,但甲午海战一役,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我们割掉了台湾和澎湖列岛,成为中华民族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痛。

由此看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确任重道远。

按此思路,我们认真分析一下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上所拿的金牌的构成,就绝不再会沾沾自喜,陷入盲目乐观之中。

在显示一个国家体育竞技水平最重要的基础项目田径游泳上,我们不得不汗颜。

田径,寸金未得,游泳,只得女子一金。

在影响力最大的三大球项目上,女排仅获一铜,男排稍有进步。

而男女篮叨陪末座,男女足更是小组赛也无法出线。

由此可见一斑,我们远远未到大喜大贺之时。

当然,比起过去我们进步多了。

老提“东亚病夫”虽有警醒之功效,但是,目标是否定的太低了一些。

中国体育界,自北京奥运会以后,颇有些过高估计了自己,认为体育强国为时不远,但你要赶上美国在田径游泳以及三大球的优势,恐怕还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把金牌数量和体育强国的定义混为一谈,将误人误己误国。

居安思危,古人教育我们几千年,更何况,我们并不安。

列强环伺,对于中国的强大,西方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攻击和忧虑。

体育也是如此。

当然,我们丝毫也不否定竞技体育这些年来取得伟大成绩,但是,我们要有起码的自知之明;清楚地了解到我们奥运金牌的构成还很薄弱,我们体育强国的目标也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

如没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势必有一天,我们将自饮夜郎自大的苦酒。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穷国大国来说,我们决不能有小富即安的任何念头。

全民健身,某种意义上更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体育素质和价值。

金牌要争,但质量要高于数量,否则,我们拿再多的金牌,田径游泳以及三大球上不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强国梦的实现,还要我们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努力。

中山先生告诫我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以此共勉吧!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