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安时处顺 薪火相传” 薪火相传的典故

安时处顺 薪火相传

安时处顺”中的“安”为习惯于的意思;“处”为居住、居于的意思;“顺”为适合、如意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也称“安常处顺”,“常”为时长的意思

薪火相传”原指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用以比喻学问、技艺、种族血统以及文化精神等后继有人,世代相传。也作“火尽薪传”。

这两个成语皆出自战国时的商丘人庄周的著作《庄子·养生主》。文中讲道:“老聃死,秦失(亦写作秦佚,老聃的朋友)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其人指与秦失对话的哭泣者。老聃秦失都把生死看得很轻,秦失认为,老聃弟子也应都是能够超脱物外的人,但如此伤心地长久哭泣,显然哀痛过甚,有失老聃的遗风),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指哭泣者)所以会之,必有不蕲(qí)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遁:逃避,违反。倍:通背,背弃的意思),忘其所受(大意是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庄子认为人体禀承于自然,方才有生有死,如果好生恶死,这就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过失)。适来(偶然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帝:天,万物的主宰)之县(悬)解。’”。

“指穷于为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段话是说: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老聃弟子们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你们的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刚才我进入灵房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在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做法就叫作背离自然的过失。你们的老师偶然来到世上,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叫作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庄子通过秦失在葬礼上的表现阐述对死亡的看法,认为人顺应自然而生死,如果人们为此痛哭就违反的自然法则;用薪火喻生死的变化,让人领悟由生入死无非是一种形式上的变化,无须太悲伤。

由于庄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句话,后来就有了“安时处顺”这一成语。“薪火相传”则从庄子的“穷于为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而来,是说人类个体的生命就像是一根柴,烧完了也就没有了。可是整个人类的延续,却可以像火种一样,燃尽一根柴,再去点燃另一根,绵延不绝,无穷无尽。

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是火的使用。原始人从雷击等天然火灾中获取了火种,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开始了文明的历史。那时候获取火种不易,因此对火种非常珍惜。部落里派有专人看守,不时往火堆里添柴,以防火种熄灭。在古代,照明、取暖、做饭都靠燃烧木柴。木柴在古代叫作“薪”。当薪被点燃的时候,它本身的燃烧是有穷尽的,但前柴烧尽,后柴又燃,火种传续下去却是没有穷尽的时候了。这就叫“薪火相传”。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传承”“师承”。例如道家传自老子和庄子,儒家传自孔子,之后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以至于如今就可以用薪火相传来形容。

例句:“安常处顺,以为社会一健全分子,以徐徐发达,人尽能之,岂待我辈。”(清代梁启超《中国前途之希望与国民责任》)“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刘秀森。

本文来源:京九晚报 责任编辑:王会斗_HN022。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