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摘要概述了口蹄疫病毒遗传变异的成因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了解口蹄疫病毒的动态演化及有效防控提供技术帮助。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遗传变异;成因;研究进展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一种偶蹄兽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口腔黏膜和鼻、蹄、乳房等部位皮肤和黏膜形成水泡和烂斑[1]。本病传染性极强,宿主谱广,发病率几乎达100%,一旦暴发则迅速传播,可引起大范围的易感动物感染发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口蹄疫病毒属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口蹄疫病毒属(aphthavirus)的成员,是已知最小的动物RNA病毒口蹄疫共有7种血清型,每种血清型中还存在许多种亚型,动物感染以O型最为常见。各型在临床病症上表现没有明显差异,但型间几乎无交叉免疫和交叉保护性。由于FMDV是单股RNA病毒,这决定了其高频率的核苷酸替代特性,从而决定了该病毒具有高效变异速度,产生的各种变异株间的交差保护性抗原较少;同时FMDV在流行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易感动物免疫压力的影响,病毒的毒力和抗原性都易发生变异,经过不断的抗原“漂移”过程,会产生一系列的亚型,由此给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口蹄疫病毒遗传变异成因      病毒变异主要源于其基因组突变和重组,即某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中某一核苷酸位点因置换、缺失或插入而发生了改变。病毒突变一般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导突变。自发突变是在没有任何已知诱变剂的条件下,病毒子代产生高比例的突变体,最后导致表型变异。诱导突变则是利用不同的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病毒,提高病毒群体突变率,诱导病毒子代出现特定的突变类型。      2研究进展      FMDV的RNA具有传染性,其复制通过一互补的负链RNA,进行易错RNA(error—prone RNA)复制,病毒拷贝的不是特定的基因组序列,而是发生变异,每一血清型内产生了许多准种或亚型,因此FMDV本质上是兼具遗传性和抗遗传性[2]。FMDV抗原性主要决定于病毒表面的抗原位点,组成抗原位点的不同抗原表位中的关键氨基酸发生改变时,可引起抗原表位单抗反应特性的改变。由于选择压力主要作用于抗原位点,因此病毒变异也主要发生在编码这些位点基因组序列中。衣壳蛋白VP1是FMDV的主要抗原位点,又是唯一能在分离状态下诱导产生抗完整病毒中和性抗体的结构多肽,因此口蹄疫病毒变异主要是由于VP1序列依赖性位点中的氨基酸易发生变异,VP4则几乎不发生变异,4种衣壳蛋白的变异顺序为VP1VP3VP2VP4。另有理论认为FMDV RNA 聚合酶3D在指导病毒核酸合成时,没有校对机制,使得病毒复制时容易出现核苷酸的缺失、置换和错配等,病毒的每一次复制都会产生微小的改变或发生一定的错误,如此反复进行复制循环,最终产生的RNA就不是纯粹的单一序列,而是在各分子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别[3]。当FMDV感染新宿主或在其生长、复制过程中受到抗体压力的作用,迫使其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化,产生了相互关系密切的由一种优势基因序列发生变异而导致序列发生变化的新的准种,如此在长时间的感染与传播过程中,病毒就形成了不断趋向变异的毒株。口蹄疫病毒核酸变异的频率非常高,流行前期的毒株与流行后期甚至中期的毒株可能就有差异,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实质上就是一个连续的抗原变异谱。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