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自然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完善和进一步发展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和基本对策,并揭示了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      在“十七大”报告中,党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该何去何从值得思考。

我们有必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作一个回顾和审视。

一、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变化趋势   (1)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经济中其他经济类型发展迅速,成为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经济的主体。

1984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和集体所有制工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占99%,其他经济类型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只有1%左右(见图1)。

到2005年,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经济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值比例下降为41.3%,集体企业的产值比例下降到1.26%,其他经济类型完成的工业总产值比例上升到57.43%。

这些比率的变动趋势和全国工业经济变动趋势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在规模、速度、结构等多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且这一差距仍有扩大的趋势。

(2)个体、私营经济部门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

2004年的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为52.67%,较2000年下降了4.24个百分点;在集体企业就业的人数所占比重为8.05%,较2000年略有上升;在私营企业就业的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9.85%上升到2004年的15.20%;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和比重略有下降。

总的来看,2004年在公有制经济部门就业的人数有所下降,公有制经济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60.72%。

私营企业新增就业人员204.67万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部门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9.29%,所占比重上升了4.07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部门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

2.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公有制经济总体规模偏小。

2004年西部民族地区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比2000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占GRP和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分别上升了4.19个百分点和7.99个百分点。

但是私营企业工业产值对GRP的贡献还是偏低,在西部民族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仅为11.63%。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1》、《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5》的数据整理而得)和全国及发达地区相比,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经济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比重仍很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见图2)。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平衡。

截至2004年底,西部地区共有私营企业数、从业人员数、注册资金数分别占全国的15.59%、16.56%、14.6%,分别是东部地区的23.00%、25.58%、21.01%,户均注册资金约为122.82万元。

这说明西部地区私营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说明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规模还偏小。

(2)产业结构单一,组织结构规模化、规范化程度较低。

从产业结构来看,个体、私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较弱。

从总体上看,个体、私营经济在产业结构上仍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且大部分还局限于小型加工、零售商业和饮食服务业。

[4]从行业分布看,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最先进入投资少、见效快的服务业,其次是依托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的产业。

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化,抑制了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同时也加剧了与东部地区发展相比质的差距。

截止2004年底,个体工商户与私营企业户数的比例约为11.50∶1。

地区的个体工商户数比重远远高于私营企业比重,这反映出该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化和规范化程度都较低。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