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探讨

会计核算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因市场主体与行政事业单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会计核算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2012年国家发布了重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国内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颁布虽说益处颇多,但是,新旧制度的交替给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针对事业单位在实际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改善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是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的生产型单位,主要从事于科教文卫等社会公益活动,保证社会有秩序的稳定发展。自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资金会计核算的需要,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及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包括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和落实以及核算体系的优化等等。如何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进行会计核算的完善和改革是每个事业单位现状面临的问题。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影响。

(一)会计核算范围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范围由原来国内事业单位范围扩大到我国境内的所有事业单位,不仅重新规范了核算范围,还明确划分了基本建设投资明细,解决了旧制度没有明确界限的尴尬局面。同时,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将会计要素重新划分,并对此进行详细分类,保证境内事业单位更加细致的甄别和划分不同的经济业务类型,此外,新增了政府分类收支和具体预算两类,将基本支出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开支两方面,极大的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对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形式有所改变,还对其细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财务报表方面,简单的几张报表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因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财务部提供更详尽的说明和附注信息来满足事业单位工作需求;此外,会计凭证和账簿的优化是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将零散的会计原始资料定期进行分类和整理,甄别有用信息进行整理,为事业单位日后的管理工作中提供依据。

(三)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重新整顿了会计核算、资料档案、财务人员三方面的体系,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例如: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流动性低,在出现财务工作交接时并非合乎标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交接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相关规定,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统一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等问题,此外,在交接工作之前,新会计制度还要求原会计必须填制会计资料的登记表,盖章确认并归纳成册,交接工作时,须由会计主管和会计机构负责人监督交接工作,明确交接双方责任,保证交接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一)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意识。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是节约劳动成本,合理分配单位内部劳动力。因此,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必须提高会计核算意识,加强事业单位各员工的会计核算积极性,定期举行关于会计核算的知识讲座和培训课程,只有领导层的会计核算意识提升上来,才会带动整个事业单位员工的会计核算意识。事业单位也可以将会计核算作为财务部的业绩考评范围,根据会计核算的完成情况建立年终奖金制度,将会计核算与奖金挂钩,促进财务人员重视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进行。只有事业单位提高了对会计核算意识,才会重视这项工作,才会想方设法的去做好会计核算工作,进而达到保护国家资产,维护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应该组织财务部员工计提学习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认真深入的剖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方向,只有对新制度了如指掌才能灵活运用,方便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会计核算工作做充足准备。同时,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培训和学习也可以纳入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入权责制,详细划分财务部每位员工的工作任务和责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专人专责,建立奖惩制度,赏罚有据,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强化监管会计核算工作并有效落实,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实际工作中出现问题和挑战,促进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顺利交替,这是改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加强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该逐渐规范单位内部的财务报表体系,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各报表的项目、结构和排列方式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实用性,完善财务报表的附注披露。加强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全盘控制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向,为领导人提供真实、准确的决策依据。还要提升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支付能力,避免货币资金流量短缺的情况,通过现金流量表预测事业单位未来的资金进出情况,有利于领导人掌控单位实际运营状况。此外,还要加强学习编制季报和月报,及时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对各种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说明,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会计核算体系。

(四)会计核算的基础引入权责发生制。

随着事业单位不断的深入改革,早已失去了过去浓厚的行政色彩,逐渐引入企业会计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由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模式转变成主动采取做事谋求自身发展的模式,要求事业单位时刻关注资金的运用效益,尽量脱离政府和财务部的补助和拨款,因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引入权责发生制详细反映单位内部的资金运用情况。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通常将核算主体有效划分为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有机结合了首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作用,不仅保证收入的收支明细匹配率,而且还能确保资产负债表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权责发生制的引入能够针对不同经济业务产生的收益和费用支出进行合理预测,避免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中出现的会计失真现象。

(五)优化固定资产核算体系。

首先,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的入账准则重新做了调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在一千元以上的和专用设备固定资产价值在一千五百元以上的都要纳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体系中;其次,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新增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出文物外的所有资产通过计提的累计折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充分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和实际价值,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及财务成本核算工作发挥积极作用;最后,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新增待处理财产损溢会计科目,致力于核算单位内部处理固定资产的处置损溢和其价值,全面反映清理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收益、费用和清理之后的净损益。

三、小结。

以上种种可以看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吸纳了企业会计的有效经验,在新会计核算制度实施的几年内,事业单位逐渐改变了财务部门的管理理念,明确了财务部门的权限和工作职责,由以往被动管理模式转变成主动服务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的挑战和困难,会计核算制度还在发展中不断摸索与创新,会计制度体系还需不断完善,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健康、有序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丹.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J].财会研究,2014(5).

[2]张建祥.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影响及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385.

[3]王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