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模式下跨期决策行为差异

摘要:跨期决策是指个体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选择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进而做出各种判断和选择决策过程。

以往研究集中在收益框架下讨论跨期决策,而在损失框架下的研究较少。

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实验探讨了收益损失框架跨期决策的行为差异。

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研究被试收益损失框架下,对于时间较近数目较小与时间较远数目较大选项选择比例及反应时差异。

发现了相比于收益框架条件被试损失框架条件下更愿意选择时间较近数量较小选项

并且在反应时上,损失框架条件被试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做决策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跨期决策 时间折扣率 损益模式   一、研究背景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着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事件进行决策选择的情况。

例如,是现在买下一个能负担得起的较便宜的物品,还是攒钱等有足够的资金买下个更好的呢?又例如对于退休储蓄的选择问题,决策者需要在现在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进行对比权衡。

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经济行为,大到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都无法避开这种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决策行为。

决策行为并不仅仅涉及当前时刻对事件的决策,在更多的情况下,决策者需要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决策结果进行对比权衡。

人们对在不同时间点的选项结果做出权衡进而做出判断和选择决策过程称之为跨期决策

与以往的决策研究不同,跨期决策研究将时间维度引入了决策过程,目前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近期的选项结果,远期的选项结果被打了折扣,即对于相同的价值来说,如果其决策时间相对较近,则其更具有吸引力,时间越远,其吸引力越小。

这种现象被命名为时间折扣或者延迟折扣,例如现在100元的价值与一个月后100元的价值是不对等的。

决策者的主观价值上来看,决策者认为现在的100元要比一个月后的100元更有吸引力,可能一个月后获得130元才能和今天获得100元是主观上是等价的。

目前对于收益框架跨期决策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并且提出了许多的理论与模型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收益损失总是分不开的,对于损失框架跨期决策的研究相对较少。

损失条件下,人们在跨期决策中的行为是怎么样的,是否和收益情况相似。

所以跨期决策该过程不仅涉及到获益,往往也涉及到损失

并且目前已有神经影像学研究都集中于探索获得情境下时间折扣的机制,忽视了获得的反面情境,即损失情况。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以比较获得与损失条件下的跨期选择为突破口,从行为方面探索其差异性。

二、实验研究   (一)被试   本实验一共招募被试30名,其中男性18人,女性12人。

年龄范围在19—25岁之间,平均年龄22岁。

被试均身体健康,无神经系统疾病史或脑部损伤。

被试均为右利手,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

实验完成后,付与被试一定的报酬。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实验程序由E—prime2.O软件编写,实验材料由Photoshop完成,生成JPEG格式的图片。

实验材料参考了Xu(2009)的实验

图片包括42张收益框架情况与42张损失框架情况。

图片左侧显示时间较近数目较小的选项,图片右侧显示时间较远数目较大的选项,即左侧选项是现在立即获得或损失,右侧是1个月以后获得或损失

收益损失数目范围为13到120元人民币,从服从均数为50,标准差为25的高斯分布数列中选择

左侧选项和右侧选项数目的差异在5%、10%、15%,25%,35%,50%中选择

图片中+号表示获得,—号表示损失

所有选项时间折扣率参考Mazur(1987)的实验选择双曲线模型,其值范围在0.003—0.035。

收益框架损失框架使用相对称的图片,即收益损失数目和延迟时间相同,不同的仅仅为获得用+号获得,损失用—号表示。

(三)实验设计与流程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即每个被试都要参与收益框架损失框架实验

为了平衡顺序效应,一半的被试参加先收益损失实验,一半被试参加先损失收益实验

实验的因变量为被试选择间较近数目较小的比例。

被试在进入实验室后,将告知被试实验流程、实验目的与实验的注意事项。

在正式实验前,被试需要参与练习实验以便其熟悉实验流程。

整个实验分为2个block,其中一个为收益框架条件,另一个为损失框架条件

每种条件下有42张图片,每张图片会重复出现两次,即每种条件下总共有84个trials。

在刺激呈现前,首先呈现Is的中央注意十字,然后呈现刺激图片。

被试要在5s内做出选择选择左边选项按1键,选择右边选项按2键。

在做完种条件的试验后,被试可以休息1分钟继续下一个实验

收益框架条件损失框架条件完全对称。

每个条件实验trial完全随机出现。

(四)实验结果   首先,对被试在两种不同框架条件选择时间较近数目较小(SS)选项的比例进行统计,即被试选择左侧选项的比例。

其结果显示在收益条件下,51.55%的被试选择了ss选项,在损失条件下,69.40%的被试选择了SS选项

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t(29)=—3.275,p   反应时上,对被试在两种不同框架条件选择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其结果显示在收益条件下,被试做出选择的平均时间为2181.11ms.在损失条件下,被试做出选择的平均时间为2568.51ms。

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t(29)=—2.320,p。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