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塑面具【塑在面具上的艺术,融在人神间的文化】

摘 要: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桂东南乡傩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既具有汉民族古代傩戏的特征,也融入了古越民族傩祭的风格。

本文从当地乡傩“跳傀僮”的源流、傩舞表演艺术特征、傩面具造型艺术以及傩乐的民间音乐研究价值等方面探讨这种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

关键词:桂东南;乡傩;戏剧艺术;舞蹈;文化价值;艺术特征;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识码:A      Art Sculpted in Mask, Culture Integrated Human and God: Cultural Value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Nuo Opera in Southeast Guangxi   CHEN Jia—you      “傩舞”是古人在驱疫逐鬼时跳的一种舞蹈,多戴面具而舞,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傩舞”起源于人类的原始狩猎活动,古人类在原始社会长期的狩猎实践中,发现披着兽皮、戴着仿兽面具更易接近和袭击野兽,狩猎成功率更高,于是便以为面具本身具有某种力量。

后来受原始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影响,使古人总希望借助这种神秘力量来达到自己的愿望,于是原始假面驱兽舞逐渐演变成原始假面巫舞,成为部族祭祀的傩舞。

商周时期,就把祭祀神灵作为重要的活动,称之为“傩”,国家祭祀为“大傩”,民间祭祀为“乡人傩”,傩文化一直延续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之中。

在桂东南民间也有一种乡傩,当地人叫“跳傀僮”,表演乡傩者叫“傀僮佬”。

东南地区历史上曾经经历多次的变迁,使“跳傀僮”与其他地方乡傩有着明显的差异,它保留了大量历史遗留的信息,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被称之为桂东南地方文化的活化石。

一、桂东南“跳傀僮”的源流与民俗文化特征   桂东南古属“百越”之地,壮族先民西甄、骆越等部族是桂东南境内的原住居民,秦汉以后,大批中原难民为避战乱,南下另求生计,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桂东南逐渐成了汉越民族杂居的地区。

近代,强势的汉族成了这里的主要居民,但原住古越民族不少的遗俗仍保留了下来,桂东南呈现出丰富多彩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

东南乡傩“跳傀僮”也叫“跳元宵”、“跳岭头”、“唱年例”、“太平歌”、“平安醮”,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

清道光十二年《博白县志》卷十三《礼俗》记载:“元夕前五日,城市乡村每夕舞龙灯唱太平歌至十六日止,安仁、中致二乡村童装演周罗冯三大人出游,每夜分止。

是夕民间宴饮观灯以庆升平。

”光绪二十年《郁林州志》卷四《舆地风俗》记载:“傩礼今为平安醮,以僧道为之,止行索室驱疫之礼,若黄金四目,执戈扬盾,则乡村�庙用以娱神,画衣翩跹,有迎神送神之词,称其人为童家,别于僧道,殆即�子之名也。

”民国13年《陆川县志》记载:“每年冬月,各乡多捐钱,建平安醮会。

遇人畜有瘟疫病,往往延巫道理醮,以驱邪引福,可见神权之重。

”桂东南“跳傀僮”之“傀”即为傀儡,而“僮”则是壮族的前称,“跳傀僮”即指戴着鬼面壳的僮人的表演,可见壮族先民风俗对桂东南乡傩影响之大。

正是这种壮族土著的“师公”祭祀道场与中原及闽、�、粤等地的古老傩戏的交流,生成了别具特色的桂东南民间文化

东南“跳傀僮”以前多为腊月驱疫赶鬼,平时乡间各种宗族祭祀都会请傀僮佬设法事道场,诵经祈祷禳除灾崇,家里有人病了,也有不请大夫请傀僮佬。

东南客家人多在元宵节举行乡傩表演,故称“跳元宵”,元宵节一早,乡民就聚集村中傩庙,抬三顶凉轿恭请当地信奉的大神通天周大人、雷门助国罗大人、行兵都长官冯大人塑像出游各乡。

八音锣鼓在前导,接着是大神塑像乘坐的凉轿,数名身着古装服饰的傀僮佬随后,边走边舞。

沿途百姓均焚香供奉牲果,燃放鞭炮相迎。

出游队到各村祠堂前由傀僮佬喃唱各种傩语祝词,祈祝地方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最后有“上刀山”、“过火海”、“抓油锅”等惊险傩技表演

另外,桂东南不少村镇流传着过“岭头节”的习俗,各村的节期有所不同,多在农历八、九月进行。

岭头节”的主要活动是看“跳岭头表演,由戴上如同公鸡头冠面具傀僮佬扮成五雷将军,手拿铁凿斧头,模仿神鬼的动作形神,借神鬼之名以驱鬼逐疫,祈福求愿。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桂东南乡傩逐渐从酬神走向娱人,在�个“跳岭头表演程式中都穿插了一些人物故事情节,加进了唱词与道白,成为简单的乡村傩戏

各地傩戏各有特点,有的偏重于舞,有的则重于戏。

过去乡民们过“岭头节”很隆重,家家都要杀鸡宰鸭供奉祖先,也会在“岭头节”走亲访友,互赠节礼,成为当地农村民间交流的一个传统节庆。

上世纪60年代后期,“跳傀僮”活动曾一度匿迹,80年代以后,各乡镇才陆续恢复活动,并且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二、原始古朴的傩舞表演艺术   桂东南乡傩除了“跳傀僮”还有“道场舞”,“道场舞”是不戴面具的,法事“道场”一般设在厅堂屋内或居家“天井”中,其风格古老稚拙,动作凝重,服饰奇特,言语古怪,充满神秘。

施法时,有乐人敲击木鱼、大小钹、锣、鼓、撞铃伴奏,掌坛法师身着红色法衣,使用宝剑、神拂、令尺、卦、神印等法器,又唱又念,手舞足蹈,或作法驱鬼,喃唱各种咒语,不时吆喝驱赶邪魔瘟疫;或念经超度,赞颂亡者在世功德,祈祷亡灵安息。

做法事规模大者可做三天三夜,法师轮番上阵,昼夜不息。

“跳傀僮”的表演则较为复杂,但不一定在庙堂等室内进行,也可设在村头草坪或圩场,只需摆下一张八仙桌作为灯坛,中间留一空地表演,周边能容观众围观即可。

“跳傀僮”通常要有七、八个傀僮师参与表演,其中摇师刀、敲锣、打鼓、击钹各一人,表演时戴各种神祉角色面具,掌坛傀僮师使用的是麻鞭、祖师杖、斧头等傩器。

“跳傀僮”分为“请神”、“跳神”、“送神”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不同的表演程式。

“请神”本地也称“请师傅”,为傀僮师双人舞。

在锣鼓击奏声中,两傀僮师戴着傩面具同跳共舞,表演动作粗犷质朴,气氛肃穆凝重。

掌坛桌上燃点蜡烛高香,摆放牲果、斋粑、茶酒,由掌坛傀僮师焚香上供,口中念念有词,迈方步表演各种上香、敬酒等动作,敬请神灵降临下界。

“跳神”是“跳傀僮”的主要表演过程,跳傩面具造型各异,千容百态,其中包括驱疫神祗、民间俗神、释道神仙等。

其所用道具法器众多,主要分为斧、刀、枪等兵器类,铁链、仙佛、棕叶等法器类。

数名傀僮师戴着各种角色的面具,挥舞各种法器,逐个出来亮相,边跳边唱,动作简单、粗犷、热烈,主要表现众神降临下界、擒魔捉鬼、驱邪逐疫、广种福田、呼风�雨、润泽大地、赐福人间等情节,�个情节都会说一些有关傩语或传统故事。

傀僮佬在表演中的各种步法与肢体动作很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步法与动态竟然跟本地民间的“拟兽舞”非常接近,他们经常所采用的双脚并跳与在本地已经消失的壮族“蚂拐舞”的代表性舞步几乎一致,这也是古越人青蛙崇拜意识在桂东南遗留的一个有力佐证。

“送神”是“跳傀僮”中的最后阶段,这时锣鼓节奏转为急促,诸神碎步走着圆场,舞动着各种法器,其舞蹈动作并不复杂,只是不断反复几个简单的动态组合,但上肢的前后摆动及胯部的反向扭动形成了一个很有特色的舞蹈姿态,而脚与小腿的配合点弹和吸踹更具有此类祭祀舞蹈的代表语汇。

据有关专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舞姿与贵港罗泊湾出土的壮族铜鼓上的羽人舞蹈浮雕造型非常相似,印征了桂东南乡傩与古越民族文化的渊源关系。

在急促的舞蹈表演后,节奏速度逐渐放慢,傀僮师也随之进行动作调整,直至重新迈着方步。

此时,掌坛傀僮师把供坛上的酒杯举起,将酒洒在坛前,表示送神礼毕,随即燃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

三、融入多种地域风格的傩面具造型艺术   傩面具是傩文化最为重要的造型艺术特征,也是傩戏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道具。

民间,傩面具被赋予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

其面相有男有女,有鬼有神,多为龇牙露齿、凸睛鼓眼;也有慈目善脸、忠直厚道者。

东南民间傀僮班至今仍保存着不少清代遗留下来的傩面具,这些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面具虽已久历沧桑,但不同人物性格的粗犷与细腻、夸张与真实、诙谐与庄重却依然栩栩如生。

在博白民间还保存着少数双层的傩面具,彭会资先生对其中一副是这样描述的:“第一层为蛋形脸,面色细匀,白里透红,剑眉上扬,双目有神,鼻如悬胆,红唇紧闭而有曲线美,显得十分俊俏而威武;第二层为国字脸,青面獠牙,剑眉较大而飞动,眼似铜铃,颧额肌肉成块状隆起,配戴红绿黄三色的将帅高冠,给人以凶狠、勇武、威严的感觉。

”古傩面具多用香樟木雕成,加上油漆彩绘,刻画出粗犷朴拙、庄严华丽的艺术形象。

它们的喜怒哀乐通过一张张古老而传神的面具,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桂东南,一个傀僮班至少要用到20多个面具,傩面具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的骠悍、凶猛、狰狞、威武、深沉、冷静、英气、狂傲、奸诈、滑稽、正直、刚烈、端庄、慈祥等性格的形象塑造。

从戏剧艺术的角度说,面具具有人物性格揭示的功能,何种角色戴何种面具都很有讲究。

同时,千姿百态的面具造型让人获得无穷的艺术美感,有彪悍之美,也有凶猛之美,有狰狞之美、也有英气之美,我国丰富的脸谱造型艺术无不显示其中。

面具是原始宗教与图腾崇拜的产物,从人类最初对天地万物的崇拜到对神明的崇拜,各种神祗成为傩面具的主要角色形象。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或崇拜偶像也进入了神的殿堂,成为善良、慈祥、勇敢和正义的化身,傩面具艺术也因此更加丰富多样,更受老百姓的喜爱。

由于历史的原因,桂东南“跳傀僮”的傩面具融合了多个地域的风格特点,如多为祖籍河南的博白客家移民,其“跳傀僮面具更多的是体现了中原傩戏的风格,也兼容了一些迁�途经地江西的傩戏的特点。

其傩面具的造型注重人物性格的刻划,线条粗犷大气,雕刻用夸张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综合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技法,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众神形象;玉州等地汉人多来自福建、浙江,其傩面具受浙、闽乡傩风格影响,多为浅浮雕与镂空相结合,造型别致,刀法细腻,精细却不繁琐。

色彩上用贴金、刷银的亮色,以及红、绿、蓝、白、黄、黑各色,有的面具还要镶嵌上玻璃片,华丽堂皇,形象惟妙惟肖、潇洒飘逸。

北流、陆川等地与广东接壤,当地傩面具造型也多受粤地傩戏风格的影响,注重利用原材料的特点,强调材质的自然形状,利用了材质的年轮纹理的层次变化,顷势镌刻,灵巧加工,显得巧妙有趣、生动有神,给面具增添不少的情趣和魅力。

兴业境内现在仍居住有部分壮族,接近北面贵港的壮人居住腹地,因而当地的“跳傀僮”深受壮族“师公”祭仪文化的影响,“它的刀法精熟、细腻,大起大落,整个面具造型给人以极强的立体效果。

就其所刻意表现的人物神态情趣而言,追求的是一种夸张的变幻,以示瞬间的动态美。

”由于各地师承流派、技艺风格的不同,使其傩面具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如“钟馗”的形象,有的地方为蓝脸,白色点绘,显得狰狞恐怖;有的则是黑脸,金彩装点,风格古朴威严;也有是棕脸的,彩绘花纹,充满喜庆色彩,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桂东南傩面造型艺术

四、丰富的民间音乐研究价值   桂东南“跳傀僮”是从驱鬼疫求吉祥的原始傩祭歌舞进化而成的傩戏,其演出形式、唱本、唱腔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特色。

“跳傀僮”音乐大多是运用了地方原生态民歌小调的旋律,从大量现存傩坛唱腔中发现,这些曲调无论曲式、调式、旋律元素及其发展手法都具有同一地方民间音乐母体的特点。

打开《中国民歌集成》(广西卷――玉林地区分卷),我们发现卷内收集的巫调民歌异常的丰富,如本地区中部的《牡丹鼓子连声响》、《西天路上一对鹅》、《莲花朵朵开》;北部的《见夫撑伞去程程》、《一声明角开天府》;南部的《�白灵山佛如来》、《九�星君降吉祥》;东部的《金罗十二为神相》、《亡魂来到参宗师》等,这些巫调本地人称之为“傀僮调”。

傀僮调”因其法事内容的不同唱腔也随之有所差别,基本属吟诵式,随意性很大,节奏十分自由,旋律多为口语化,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东南乡傩中的“道场舞”往往以“神”的身份,奉神旨意差天兵遣神将,伏邪降魔,驱鬼禳灾。

所唱的巫歌往往环环相扣,一唱到底,少有道白,具有民间说唱的特征。

巫词结构一般为七字对偶句式,较多用同一种曲调反复喃唱多段法事巫词,当法事程序改变时,锣鼓掌板师会打出很有特点的节奏,其他巫师表演动作及喃唱曲调随即亦有相应的变化,使其起到了民间音乐曲牌联缀的作用。

而“跳傀僮”则喃唱一段傩曲说一段故事,有时还在说唱中加入对唱和帮腔,即由主祭傀僮师领唱,其他助手或打击乐器演奏者唱和,帮唱者多为演唱同一声部。

北片兴业县城隍镇至今仍保留着少数二声部的帮唱形式,即在原帮腔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保持固定节奏型与衬词的声部,往往是由掌坛傀僮师先喊唱一句“哟呵呃……”后,傀僮师唱演随即开始,到第四句最末一个字则由众人帮唱,整个傩乐声音和谐又形成了对比,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南片“跳傀僮”则以《麒麟歌》与《吆喝调》为基础,双句为一段,唱腔抑扬顿挫、高亢响亮,每句最后一字也都由众傀僮师合唱帮腔。

由于傀僮师多是从事农作耕种或小手工业生产者,他们常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平时对民间音乐耳濡目染,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歌、小调、锣鼓经等音调基础,并将其吸收应用到“跳傀僮”的傩乐表演之中。

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演化,逐渐形成了较固定的曲目与唱腔,其中也包括唢呐、锣鼓等乐器伴奏模式,大大丰富了“跳傀僮”的艺术表现能力,构成了桂东南乡傩音乐的地方特色。

五、结语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傩文化历经数千年尚能保存至今,可见其文化艺术生命力之顽强。

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我们应正确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如何因势利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我们研究傩文化正确的认识与态度。

东南地区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十分丰富,尽管时光流逝,历经沧桑,乡傩仍顽强地活跃在桂东南大地,成为当地民俗文化与地方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研究与探索桂东南地区乡傩文化的历史背景,研究其赖以存在的土壤,研究其蕴含的浓厚民族特色和气息,以及它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继承、演变的规律等,对于弘扬地方民族文化,发扬民族优良文化艺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繁荣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促进本地区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艺术学、民间文化学的深入研究,为开发地方民族文化旅游事业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路阳,吴浩.广西傩文化探幽[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2]彭会资.民族民间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曲六乙,钱�.东方傩文化概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4]白庚胜,向云驹.戴着面具起舞[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5]李富强.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6]彭适凡.中国南方考古与百越民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