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演进

[摘要]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采用的做法。

本文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初步分析了影响我国宏观调控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言。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宏观调控历史演进有效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2006年年均经济增长9.7%。

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经历了几次明显的波动,现今的宏观调控体系正是在治理经济波动的政策实践基础上不断演进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演进历程   1.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阶段(1978年~1986年)。

这一阶段,“***”刚结束不久,我国百业待兴,正处于短缺经济状态。

但随着计划控制的松动和价格改革的推进,原来隐藏的隐性通货膨胀压力逐渐释放出来。

对此,我国政府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调控手段,包括行政性财政政策和行政性货币政策

表现在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引导上,就是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停止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对落后的中小企业进行强制性整顿和关停并转等。

由于调控手段较为单一,在复杂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往往使得政策变化过快、调整过于频繁,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尝试性引入现代意义上的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阶段(1987年~1991年)。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政府开始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并尝试性地进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来调控经济,但由于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可应用的经验,仍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等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下手段多样的宏观调控阶段(1992年~1997年)。

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我国已开始告别短缺经济时代。

但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此时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逐步建立过程中,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并重的手段来治理通货膨胀

政府开始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等间接手段来管理经济活动,注重不同政策间的配合使用,并注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但同时却又缺乏必要的应变性、灵活性,在亚洲金融危机这样重大的外部意外事件冲击面前,就显得无所适从。

4.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组合使用的宏观调控阶段(1998年~2003年)。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出现的通货紧缩,从1998年开始,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启动国内需求。

针对具体经济形势,政府灵活调整既定政策,并注重运用各种可以运用的手段形成合力,但政策搭配之间的矛盾却又减弱了合力,比如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侧重于增发国债与增加支出,在税收方面执行的实际上却是一种增税政策,这对经济具有潜在的长期慢性紧缩影响,与扩大内需的目标相矛盾,从而减弱了政策组合使用的预期效果。

5.财政货币政策“双稳健”的宏观调控阶段(2004年~现在)。

2003年以来,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在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后不久,又出现了煤电油运紧张、部分地区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以及外资流入偏多等“局部过热”的苗头。

对此,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在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态势的同时,政府在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从而实行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

但2007年以来的宏观调控较为特殊。

为了应对2006年出现的经济局部过热问题,从2007年开始,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操作上调整为“适度从紧”,年内曾10次调高存款准备金,4次提高人民币基准利息率。

并在年底提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双防”调控目标,最终将宏观调控的取向由“双稳健”转为“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CPI仍在高位运行。

从总体上看,2008年宏观调控将继续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在调控目标上,“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避免大的起落。

”对比2007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双防”目标,显然又增加了新的难度。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