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咸茶与黑角子

咸茶,是旧时农民的日间饮食,简单易做,味美好喝。

咸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茶水,而属饭食中的汤水,特点是口感咸香,营养丰富。

富裕点的人家,先烧热锅加少许食油、葱花,炒出香气,而后用铁勺敲打着锅沿加凉水,直至烧开(敲打锅沿可以防止“激锅”,避免铁锅因受热不均爆裂),然后将土鸡蛋在锅沿上磕破一个小口,抖着手,将鸡蛋液甩入热水中。

此时,朵朵黄里带白的鸡蛋花儿,在清水之中慢慢地绽放、变大,摇曳生姿,最后加点酱油、醋、盐,黑咸茶就做好了。

而家庭条件一般的人家,为了节省会免去食油

后来,人们经济条件越来越好,黑咸茶的做法逐渐变化出了新式样,如放点碎粉条、碎肉末或者碎菜叶,味道更佳。

毕业论文网   人们常说,“要拉馋,辣椒盐”,对于口味重的鲁南人而言,更是如此。

咸香咸茶里泡上半个煎饼,再就一口辣椒蒜泥

咸茶下肚,人们头上立刻就会冒汗,通体舒透。

以前农村机械化程度低,人们劳动量大,出汗多,乡民喜欢喝这种咸汤。

都说喝了这汤,可以长劲儿,干农活时更有力气。

农村的“黑色食品”中,还有一种叫黑角子的。

黑角子是一种包裹馅心的面食,所用面粉为瓜干面,蒸熟后味道甜,口感细腻。

黑角子的形状是饺子的扩大版――菱角形。

至于黑角子所用的菜馅,老百姓是不讲究的――冬天的时候,多用白菜、萝卜丝儿、菠菜?u蛋;春天的时候,多用韭菜、小白菜等,更有用荠菜、萋萋牙儿等野菜的。

蒸熟后,有的孩子顾不得烫,拿在手中,左右颠倒,迫不及待地蘸上蒜泥咬一口,却黏在牙上,烫得原地蹦高,只能硬梗着脖子咽下去。

黑角子的做法简单易学。

饺子一样,将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圆薄饼,中间夹菜馅,捏合成菱角形。

这二者的区别是饺子下锅煮,黑角子得上蒸笼蒸。

老家人在炎热的夏季蒸黑角子,喜欢去地里撕下玉米或高粱秸秆上的青叶子,铺在蒸笼箅子上,然后放入黑角蒸熟

这样做很巧妙:一是角子不粘箅子,好拿下来;二是蒸熟后的角子,浸染了庄稼叶子独有的香气,吃起来特清爽。

黑角子中的“角”,家乡鲁南地区读jué。

以前,它是老百姓饭桌上的主角,大人、小孩是靠着黑角子才身强力壮,生活劳动的。

人们总是想念过去的生活和饮食,大抵是曾经的岁月令人难忘。

今天写出旧时吃食,原因亦是如此。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