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科学提高女篮水平_澳大利亚女篮水平

摘要;通过对青年女篮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本文分析了我国女篮现存的几个问题:对抗能力不够强、篮球意识薄弱以及心理素质的不成熟。

并针对如何提高女篮队员对抗能力、如何培养队员篮球意识、如何加强队员心理素质训练这三个方面,对青年女篮的日常训练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青年女篮对抗能力篮球意识心理素质训练   近年来,中国女篮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篮更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重新进入世界四强。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应该看到,虽然中国女篮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我国女篮离真正的世界顶尖女篮运动水平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女篮应该戒骄戒躁,发扬自己的优势,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向世界顶级水平迈进。

通过对历届青年女篮赛事的观摩,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青年女篮现存的几个明显不足,即:对抗能力不够强、篮球意识薄弱以及心理素质的不成熟。

那么应该如何对症下药,科学有效的提高女篮水平?本文通过笔者日常的摸索和积累对青年女篮训练中的几个问题做出了简要探讨。

一、提高队员对抗能力      礼让谦逊虽然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这个“美德”却不适用于竞技运动,尤其是在篮球场上,如果在冲抢篮板球时,还表现的有礼有节,是万万不可的,这一点在青年女篮训练中尤其要注意。

一定要注意训练提高队员对抗能力

从目前国际女篮的发展趋势来看,女篮的男性打法是未来的大方向。

几个国际强队都是采用的这样的打法,如:美国、澳大利亚等。

青年女篮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在提高对抗能力上下功夫。

提高对抗能力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一)加强力量训练   女篮运动员的身体有三项基本的要求:力量、速度和弹跳力。

力量占了首当其冲的重要地位,加强队员的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队员对抗能力

有些人认为,加强力量训练会影响队员的速度和弹跳力,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力量和速度、弹跳力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力量是速度和弹跳力的动力,有了良好的力量素质做基础,更有利于速度和弹跳力的发展。

我国青年女篮普遍存在力量素质不足,对抗能力差的问题,加强力量训练十分必要。

所以,教练员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以及队员的实际状况,合理的安排一定的力量训练,如:挺举训练、推举训练、负重下蹲等。

女篮制定科学合理的力量训练计划,不但可以提高队员的体能和对抗能力提高队员的运动水平,还可以起到有效的防止伤病的效果。

(二)负重强化跑跳训练   负重强化跑跳,训练的主要是队员腰腹部的爆发力和腹部肌力。

如果队员的腹部肌力和腰腹爆发力不够强的话,比赛中上篮过程中如果遇到对抗则很容易出现重心不稳的现象,滞空的时间会大大变短。

而且,腰腹爆发力和腹部肌力不强的队员要完成单手风车大灌篮会更加困难。

所以训练队员的腰腹爆发力和腹部肌力,对提高队员对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练员在为队员设置锻炼腰腹爆发力和腹部肌力的训练计划时,除了常规的起坐、反弓训练之外,上身负重强化跑跳训练是另外一个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队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训练的进度,在身上穿上负重沙衣,沙衣的重量可以根据不同队员有所区别,重量也可在队员身体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随训练进度合理增加。

训练时,队员佩戴好沙衣后,可采用的基本训练方法有微蹲原地起跳摸高和助跑跳起滞空两种,并可以根据训练结合上篮,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队员的腰腹爆发力和腰部肌力以及滞空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训练的频率和时间,教练员可以根据队员状况和训练计划合理设置,但是一定要切忌急功近利,只有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三)站桩训练   站桩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武术的一项特有的训练方式。

站桩训练注重的是肌肉力量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站桩训练训练者的肌肉耐劳能力和控制能力会明显增强,爆发力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所以将站桩训练引入进女篮的日常训练提高对眼的对抗能力还是比较合适的,是一项提高队员对抗水平的很好的辅助训练方法。

(四)与男篮比赛,以检验和提高训练成果。

篮球运动光有训练没有比赛是不行的,多打比赛提高队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的有效途径。

要检验和提高女篮对抗能力,跟男篮打比赛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而且,当今女篮的发展趋势就是男性打法,所以说跟男篮打比赛是一个不错的训练方式。

二、注重培养队员篮球意识      篮球运动不仅要求队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过硬的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拥有篮球意识才能算作一个合格的优秀女篮运动员。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篮球意识队员比赛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赛场的实际情况、主动的选择有利的攻守策略,正确的识别并掌握有利的战机,并能及时有效的采取行动。

一般说来,越是高水平的运动员,他的篮球意识越正确越明确。

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很多教练员也会发现,有的队员的身体素质非常好,技术水平也不错,但是到了真正的比赛场上,就是发挥不出水平来。

仔细的观察和总结规律,就会发现,这样的队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是在用体力打球,用技术打球,而不是用脑子打球,用思维打球,这样的队员在未来的发展成长过程中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篮球是一个集体对抗性质的竞技运动,只会用体力打球,而不会主观能动的思考的队员,肯定会影响到队伍中的其他人技术和战术水平的发挥,从而就会使全队的攻守质量大大下降,打不出好成绩。

所以说,队员篮球意识的培养是日常训练教练员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年女篮亦应如此。

具体来说,篮球意识,指的是队员篮球运动和篮球比赛的认知和理解。

通俗讲,就是一个篮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根据比赛的形式,场上的情况,利用自己的感觉和观察,主动的思考、判断,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活动的全过程。

按照队员在赛场上的表现,一般可以将队员篮球意识划分为以下几种:传球意识和接球意识、投篮意识、突破意识、掩护意识、防快攻意识、协同配合防守意识、抢篮板意识

为能让队员拥有一个良好的篮球意识教练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以下几个要素:队员行动的目的性(每一个行动都必须目的清楚,不可盲目)、行动的预见性和准确性、行动的应变性和灵活性、动作的隐蔽性。

教练员应该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正确的引导,帮助队员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逐步培养起良好的篮球意识

三、加强队员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女篮队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在比赛过程中很难踏实的去掌握赛局。

心态在比赛过程中不是上限,而是底线,如果不注意心态的调整,很难真正的赢得比赛

比如说,在紧张或者是轻敌的情况下,队员的很容易手感不对,罚球命中率就会大大的降低。

2002年世锦赛的时候,我国女篮在完成了保八任务之后,还有一场和西班牙的比赛,西班牙是女篮赢过的队伍,而且是最后一场比赛队员们就出现了轻敌的心理,当时多数人想的都是抓紧打完这场比赛,然后回北京备战亚运会,结果,这场比赛打的一塌糊涂。

时任教练的龚指导对此非常不满。

所以说,无论比赛态势如何,切不可有轻敌的心态。

所以,教练员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队员心理素质训练,要注重培养队员的心理情绪调控能力和心理修复能力比赛是一个争分夺秒的过程,时间停顿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上,如果因为心态的原因,拖沓或者紧张犹豫而延误了战机,是非常遗憾的。

心理训练的过程,要采取积极的训练方法,所谓积极的训练方法,是设置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和方式,让队员自觉自愿的接纳并参与到训练当中,而不能逼迫队员参与训练,这样反而会为他们带来痛苦和抗拒的情绪,从而留下心理阴影。

逼迫式的训练方法是不科学的,是消极的,教练员一定要避免这种心理训练方式。

任何训练都要以队员的身心健康为前提。

参考文献:   [1]董顺波.马乃欣.青年女篮体能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M].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08.25.   [2]孙秋峰.女篮的症结还是对抗防守[C].中国体育报.2007.08.25.   [3]朱欣华,王清明.从第28届奥运会看中国女篮与世界女篮实力的差距[M].四川体育科学.2005.09.3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