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松养心胶囊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β受体阻滞剂;室性早搏

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是心脏猝死的一个重要的预测指标,尤其对于器质性心脏病人。参松养心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少,广泛应用于临床,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和/或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为室早的患者60例,其病因:冠心病30例,高血压26例,原因不明4例。频发室早38例、成对室早12例、多源室早6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4例,无室性并行心律。心功能分级(NYHA)Ⅰ~Ⅲ,左室射血分数(EF)30%~50%。除外标准:有窦房结和传导系统功能障碍,心率<50次/min,哮喘、孕妇等。符合上述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2~81(平均61.3±8.4)岁,病程0.8~19年,平均6.7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8~79(平均59.6±7.8)岁,病程1~17.5年,平均5.9年。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病因、室早分类、心功能分级、EF值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在治疗前均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以上。基础治疗包括扩张冠脉,营养心肌细胞,降压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1.6 g,每日3次,口服,同时给予比索洛尔2.5 mg,每日1次,口服,2 w。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2.5 mg,每天1次,口服,2 w。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描记ECG、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每日检查心率、血压、心律失常情况,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每周复查ECG 1次。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24 h无早搏或<10次/h或较原来早搏次数减少90%以上,症状消失;有效:24 h早搏次数较原来减少50%~90%,症状好转;无效:24 h早搏次数较原来减少<50%或增多,症状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下表同。

2.2 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 见表2。表2 两组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

1 次访问